2024年度國中教育會考時間為112年5月18日及19日,聯合學苑設立113國中教育會考複習專區,由聯合報寫作教室教師、與各校專業教師指點考生最新寫作命題趨勢、寫作方向及策略技巧,協助考生事半功倍拿高分。

線上直播講座

為提升學生會考作文審題、題材構思、文章組織與布局能力,奠定寫作基礎,培養高分要領,聯合學苑與各縣市政府教育局處共同舉辦「會考作文高效提分策略會考作文直播課」

直播講座預計採用Google Meet教室,教室連結:

主辦單位除開設主要教室外,額外設置新北市專屬教室,由縣市教育局處轉知轄下學校公告。

(會議室將於18:30開啟,每間教室上限250人)

會考作文提分術

會考寫作技巧

國中教育會考寫作測驗期望透過各類寫作類型,評量國中畢業學生表達見聞與思想的能力,其中包含立意取材、結構組織、遣詞造句及標點符號等寫作能力。更多評分重點可參考 國中教育會考網站

作文選材別踩雷!【聯合報寫作教室講師 吳玫香老師╱撰寫】

在一個假日午後,你終於可以偷個閒上網追劇,然而面對琳瑯滿目的電視劇,究竟什麼樣的題材才能獲得你的青睞?肯定要別出心裁,如此方能令人耳目一新。

寫作材料的選擇也是如此。試想每位閱卷委員須在幾天內批閱上千名考生的文章,且每位考生書寫的題目全然相同,選材若缺乏新意,怎能脫穎而出?那麼有新意的選材從何而來?應從細心的觀察中來、從多元的閱讀中來。

觀察是寫作的基石。在生活中發生的一切大小事,皆能成為我們書寫的對象與素材。學習在看似平凡的生活當中,深入觀察、用心感受,才能從平淡中見新奇,翻轉出新的觀看視角。以〈生活中的小火花〉題目為例,一學生選取了平時嚴肅的父親某日為她送傘的事作素材:「我接過那把傘,傘柄還有著因久握而留下的,父親的溫度。那深深的夜中,屬於東方父親的愛包裹著我。……而累了好久的心靈,在那一日,小小的火花中,得到了莫大的救贖。」文中以細膩的觀察帶出深切的感受,使材料達到以小見大的效果。

閱讀能填補生命的空缺。以中學生來看,多數人的生活經驗是相近的,有特殊經驗者畢竟是少數,而多元的閱讀,恰能補足這一塊。無論是閱讀時下流行的電影、電視劇、報章雜誌的熱門議題,或是各類專書等,都有助於開拓我們的新視野。以2017年的會考寫作測驗題目〈在這樣的傳統習俗裡,我看見……〉為例,當時適逢《通靈少女》電視劇的播出,劇中有許多通靈驅魔,超渡祭改的橋段,因此看過此劇的考生,或可透過主角的觀點,從宮廟文化的傳統習俗中,領略出「面對生命中的種種無常,還能夠坦然微笑」,才是更重要的超能力。

選材除了要有新意,還要避免踩雷!以下幾種選材,較不適用於考試作文:一、含有政治色彩的題材;二、具爭議性的題材;三、男女情愛的題材。政治議題與具爭議性的題材內容本就是見仁見智,易因閱卷者的主觀見解不同而影響分數;而青少年的情愛題材,較難打動年長者,故也應儘量避免為佳。


 

寫到離題了!怎麼辦?【作家 張日郡╱撰寫】

「離題,怎麼辦?」我在收集同學的寫作問題時,不少同學對此感到相當困擾。我認為這個問題的核心,還是和「審題」有很大的關係。

作家林明進老師曾提出幾個審題常犯的毛病,如看錯題目、誤解題意、忽視特徵、偏離範圍、重心不明、顧此失彼等等。以國寫題目為例,談寬與深,就不能只側重寬或深;舉重若輕,就不能舉輕若輕、舉重若重,得明辨輕重之別;我可以終身奉行的一個字,也不可是兩個字、一個詞;當我打開課本,那麼小說、漫畫及電影就只能是佐證材料,而非主要寫作材料;靜夜情懷,千萬不要熬到「日出」才有動人的情懷……。

當然,也有同學有這樣的困擾:「寫到一半離題怎麼辦?」其實,唯有動筆前的仔細審題,花個五分鐘反覆閱讀、畫關鍵字、審視要旨、策劃結構,才有可能避免半途「離題」,進退失據,大意失荊州。至於如何增加審題技巧,同學可自學,上網查找資料,自行練習補強。

其次,或有同學內心會預設讀者立場,「老師,這個題目您究竟想聽什麼樣的答案?」其實,你愈想寫得「正確」一些,反而愈容易偏離你的真實情意與故事主軸。你的情意來源,應當不是你看不見的或不認識的評閱老師,而是來自於你自己的真實人際互動,那裡才有情意、才有故事、才有自己。因此,寫作心態上並非試圖「取悅」評閱老師,實際上,評閱老師依據的是「非選擇題評分原則」,絕不是自己的「喜好」。

有同學還問了:「要怎麼精準抓住題目重點?」對我來說,這個問題的關鍵字是「怎麼」二字。容我先「離題」。這題應該這麼說,日常生活中,你能否抓住別人說話的重點?而你在表達一件事時能不能說出重點?失戀時,能否精準表達你有多痛?悲傷時,到底是大悲、中悲、還是小悲,能否精準告訴我們你的「量杯」?要說出什麼樣的話,才能既達到你的目的與效果,而不傷人?

最後回到寫作身上。寫作,從不是只有在國寫「紙」上;寫作,也從不是為了寫出滿分的作文,而是為了練習更為精準表達,並與他人溝通。


 

一花一天堂 以小見大的生活寫作 【聯合報寫作教室講師 范凱婷╱撰寫】

當我們檢視歷年基測及會考的作文題目時,不難發現題目的主題都與「生活」息息相關。例如:〈從陌生到熟悉〉(104年會考)、〈來不及〉(103年會考)、〈從那件事中,我發現了不一樣的自己〉(102年基測)等,都偏向從個人生活經驗中,抒發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及其背後的深刻意涵。因此,如何從生活中提取可以書寫的素材,成為寫作的關鍵。

然而生活經驗人人都有,如何讓自己的文章與眾不同,讓讀者看了印象深刻?需要一些巧思。生活中其實有許多可貴的經驗,端看你有沒有發現它的價值。這些經驗說起來平凡無奇,可能只是與媽媽上市場張羅食材、學校的班級活動,甚至是一張舊照片、一則新聞,但這些都是生活中閃閃發光的可貴經驗。除了發現這些素材,如何把它們發揮的淋漓盡致,還需要一些方法。

寫作技巧中有一種手法稱為「以小見大」──透過對事、物的細微描寫,表現出小細節後的深層意義。而「以小見大」的使用要掌握兩個原則:

一、掌握「小」的描寫原則

從事物的小細節寫起,微觀而仔細的描寫生活中的素材,藉此突顯題旨背後的抽象意義。如大家所熟知的朱自清〈背影〉:

「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文中描寫父親對自己的關愛,作者不直接寫父親的愛,而是透過描寫父親買橘子的細微動作來表現父親的愛。

二、掌握「小」的延伸原則

在「以小見大」的技巧下,不論什麼小事物的描寫,重點是能從小中見「大」。因此,小事物描寫後的延伸便是技巧使用的成敗關鍵。如鄭振鐸〈海燕〉一文中提到:

「那些小燕子,那末伶俐可愛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飛來,加入了這個隽妙無比的春景的圖畫中,為春光平添了許多的生趣。……這小燕子,便是我們故鄉的那一對,兩對嗎?便是我們今春在故鄉所見的那一對,兩對嗎?見了它們,遊子們能不引起了,至少是輕煙似的,一縷兩縷的鄉愁嗎?」

描寫春天裡從南方飛來的、在空中飛舞的小燕子,延伸出在北地的遊子見到燕子時所引起的鄉愁。文中從描寫小事物延伸出思鄉的大主題。

英國詩人布萊克曾說:「一沙一天地,一花一天堂」,生活中簡單的小事透過你的慧眼、巧思及「以小見大」的方法,也可以寫出深刻又獨特的好文章。


 

審題之亮眼取材 【聯合報寫作教室講師 陳家鈴╱撰寫】

精準審題對考生而言是應考時的首要大事,若無法在面對題目時就取得先機,將和高分失之交臂。如何在題目中奪得先機?首要明白主題方向,再進一步提升文章的層次性。在文中可針對用字遣詞的精鍊度、出奇制勝的引用與舉例、立體鮮明的修辭運用加以詮釋主題,提升文章的亮眼。

●用字遣詞的精鍊度

若在寫文章時落入「我手寫我口」的口語化情境中,將使文字變得平淡無奇,因此在下筆前就該慎思用字遣詞的強度與層次性,方能提升文章的力道與強度。以會考108學年度「青銀共居」主題為例,我們可從題本四張圖片了解各種世代的立場與思維,常見學生分析情境時會出現「有好也有壞」一詞,倘若我們可以把闡述的文句:「我們可以瞭解青銀共居的好處與壞處」、「和銀髮族居住有好也有壞……」改成「每件事的面向都是一體兩面,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青銀共居中也能……」讓論述時能在文句上呈現鏗鏘有力的強度。

●出奇制勝的引用與舉例

寫文引用時若未進一步思索,就易落於八股的窠臼,千篇一律的引用或舉例會使得閱讀者感到了無新意,也看出資訊內容無法與時俱進。像是提到和銀髮族共居,不要只單寫「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薑是老的辣」這類語句,若要提到老人珍貴睿智與對銀髮族的尊敬,可以擴及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所言:「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參考。」又或者是戴維.德克爾:「對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僅表現於口頭上,而且應體現於實際中。」比起平淡無奇的引用,少見的佳句更易在一般文章中脫穎而出。

●立體鮮明的修辭運用 

寫作時間緊迫,若在試程中無法立即想出曾經閱讀過的名言佳句,那麼巧妙的利用修辭法,就是很好的解套方式,例如:可以利用譬喻法取代引用法,當要引用「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時,也可以轉化成「一隻小小的麻雀,總在森林中到處訴說偉大的夢想,總幻想著能向大海盡頭飛去,就像一隻為了御風而生的信天翁般,那樣漂流天際!不過,嬌小的麻雀最後被無憂森林馴化後,始終未曾踏上冒險的征途… …」

完整梳理主題脈絡,加上洗鍊的文字加以說明,文章呈現的樣貌將可跳脫過往對寫作既定了無趣味的框架,無論是論說或抒情,將使文章深刻雋永。

【好讀嚴選】
會考作文議題手冊4(影音書)

十大議題全方位探索
深入淺出易上手

好讀會考作文議題手冊
帶你從閱讀到輸出
寫作不再無從下手!

點我了解

【好讀嚴選】
40週寫作覺醒(影音書)

完整規劃寫作訓練
從生活情境取材、教師解析引導
一一擊破練習困境

這是一本適合學生自學、
老師延伸教學的寫作寶典!

點我了解

會考作文-歷屆題目分析

會考模擬考-寫作模擬測驗

看完了許多的會考寫作技巧,是時候該將武器拿上戰場了!本專區模擬近年會考寫作測驗出題,提供會考寫作模擬測驗題目,並提供題意解析範文參考,讓我們在考前的最後一哩路做好萬全準備!

題目一:

請先仔細閱讀以下文章,完成一篇結構完整的文章:

台灣學校提供午餐,歷經多次改革,最早可回溯到 1950 年代。學校午餐在「營養」、「好吃」之外,更可以有感官品評、飲食品味,以及食物選擇、烹調、消費等食農教育意涵,除了直接解決了同學們的午餐問題,也極富教育意義。

此外,在食材選擇上,教育部也開發出「校園食材登錄平台」,全國從幼兒園到大專校院共 6176 校(所)均上線使用。在這個大平台中,家長可得知孩子們在學校食用的餐點有哪些,以及所攝取的營養成分,除此之外,也可讓社會大眾更加了解營養午餐的重要性。

營養午餐是每個人在求學階段一定會有的共同經驗,每到中午由值日生輪流抬餐、排隊盛飯,甚至是爭奪多出來的雞腿、漢堡肉等,每一次的用餐都是一段青春的回憶,請以「我的美味關係」為題,再次回味過往於校園中食用午餐的時光,寫下你的經驗與感受。

※不可在文中洩漏私人身分
※不可使用詩歌體

本篇試題與詳解出自:《好讀》嚴選會考作文議題手冊(4)影音書

題目二:

請先瀏覽以下圖片,並依照寫作要求,完成一篇結構完整的文章:

寫作要求:
1. 第一段請你簡要分析以上兩張圖片,關於知識取得的方法與差異。
2. 第二段後,請就前述分析,寫下關於「不同閱讀管道」的經驗、感受或想法。

※文章不必訂題目
※不可在文中洩漏私人身分
※不可使用詩歌體

本篇試題與詳解出自:《好讀》嚴選會考作文議題手冊(3)影音書

112年國中會考-英文

會考英文題目趨勢

  • 閱讀題組取材生活化,有列表、筆記、視覺資訊圖表等不連續文本,例如:列出餐廳菜單,請考生回答開店資訊和價錢。
  • 難度雖調降,未出現艱澀用字,但考生仍須清楚句型語法結構才能答對。
  • 試題涵蓋環境教育、性平教育、自然領域與藝術與人文領域,考生需判斷評量敘述者的觀點、態度與寫作目的才能答題。

命題方向強調英語不只是一門考試科目,更是生活溝通、情感表現、新知獲取及意見傳達的工具,不限版本,均可對應考試內容


《 好讀 》英閱大視野專欄Jeff老師推薦練習三關鍵

關鍵1 、掌握大綱與主旨

  


 

關鍵2、擷取訊息重點


 

關鍵3、 整歸納思考


 

針對「很素養」的英文科,學生們該怎麼攻略呢?

攻略1、周周培養英文閱讀習慣


 

攻略2、周周掌握時事議題


 

攻略3、周周培養國際視野

 

 

會考英文學習建議整理

從生活中,多接觸時事議題文本,練習培養以下能力:

 

選擇適合素材,輕鬆培養英文素養力!

● 《好讀》周報取材多元、跨領域,VIP家用服務外師影音解析文法與朗讀文章,看懂英文不再是難事!
➡點我去看更多優質內容服務

● 《好讀》嚴選英文會考閱讀手冊,精選五大議題十五單元,跨域試題,提升學生閱讀素養。

➡點我看手冊內容介紹

111年國中會考-數學

近年來,國中教育會考數學科題目的閱讀量大幅增加,除了挑戰考生的閱讀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能否在給定情境中正確地運用數學概念,這樣的題目一般稱為「素養題」。
 
以111年的會考試題為例 ,25道選擇題中有7道是素養題,而非選題的2道題也都屬於素養題,若以分數來看,這些素養題共佔總分100分當中的38.8分。由此可見,若想在面對會考時無往不利,就必須培養紮實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深度的數學素養,而這正是好讀周報「補腦算算鍋」專欄的核心價值。
 
這些會考出現的素養題,所涉及的內容幾乎都在補腦算算鍋中出現過,像是111年會考試題中,選擇第9題和非選第2題,這兩道題目都需要考生在情境中正確的運用機率的觀念,這在本專欄的「檢疫與免疫」、「大樂透 有明牌?」以及「數字會說話,也會說謊」這三篇文章中,都有深刻的探討。
 
而「折扣藏玄機」一文,不僅和選擇11、18這兩道涉及折扣的題目極為相關;文中所提到的「邊際分析」,也能用來幫助考生輕易地解決選擇第25題。另外,「搞懂熱量」一文中提到的熱當量,和選擇第24題的功率概念相通;而「減碳護地球」一文中乘方的相關探討,對於非選第1題的理解也很有幫助!
 
最不可思議的是,在2022/5/23出刊的「用對統計圖」一文中,內文採用的直方圖,竟和111會考數學選擇第14題的圖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