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考搶分/知道答案卻敗在題目寫不完!3招搞定長文閱讀
圖/Image-by-Freepik

會考搶分/知道答案卻敗在題目寫不完!3招搞定長文閱讀

本文重點:

一、掌握課文:從課本到考題,無論如何都擺脫不了閱讀。國中課本除了國文科涵蓋說明文、抒情文,其餘如數學、自然、社會皆屬「說明文」。針對文體逐步拆解,學習效率高。

二、筆記助攻:自學生家長分享經驗談,善用決策樹、心智圖、康乃爾筆記,就可對應不同題型的閱讀測驗。

三、選對素材:「閱讀不只在書本」,閱讀材料隨處有。老師尤其推薦讀報CP值,延伸課本學習,長期探究多元議題,訓練提問和思考,不只寫作,連學科表現都變好。

近年不論大學學測或國中會考,考題多融入素養命題,面對動輒數百字,又結合生活經驗的複雜題幹,不少學生直接投降。當題幹「落落長」已成常態。針對長文閱讀,重點在提升「閱讀流暢性」。

閱讀過程中,不能只有讀,還要思考,不斷預測、提問、釐清,省思「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這篇文章要表達的是?」、「我同意文章的主張嗎?」在生活中反覆運用讀寫技能,便能具備基礎的讀寫素養,減輕閱讀太慢或文章太長的困擾。

●閱讀打底 掌握課文精隨

台北市石牌國中數學老師洪介興指出,近年國中教育會考數學科題目的閱讀量大幅增加,從103年會考正式上路至今,選擇題題數逐漸減少,但題本頁數不減反增,閱讀能力重要性日益提升。

細看歷屆會考題,可以發現有一種題目,期待考生能從敘述較長的情境中,釐清已知條件與待解問題,接著找尋合適做法,正確解題。以111年的會考試題為例,選擇題25題當中有7題(題號9、11、14、16、18、24、25),以及2題非選擇題,都屬於這類題目,共占總分100分中的38.8分。

這類考題只需要基本的計算能力,更重要的是閱讀理解、觀察推理、分析思考;這些能力無法靠著背誦公式、記憶題型、熟悉計算來獲得,而是藉由多閱讀、多觀察、多思考增強。

延伸閱讀:補腦算算鍋/會考數學解密

閱讀示意圖。圖/ingimage
閱讀示意圖。圖/ingimage

從課本到考題,學生無論如何都擺脫不了閱讀。國中課本除了國文科涵蓋說明文、抒情文等多種文體,其餘如數學、自然、社會皆屬「說明文」。

台南市中山國中自然老師何憶婷認為,破解說明文的閱讀策略包含畫重點與做筆記。前者可從標題、總說和分說、標點符號的使用來判斷課文內容;後者則可善用樹狀圖、時間軸、表格、條列式圖表來畫龍點睛。

新北市中和國中國文老師蔡金錠表示,國中以後,開始出現文言文及長篇白話文,有效閱讀,重視閱讀歷程、學習方法和策略,是當務之急。

閱讀的過程就是建立思考的歷程,閱讀記敘文,先瀏覽全文,像小說或是敘事類文章,常用六何法,找出人、事、時、地、物的相關訊息,或是找出人物間的關係,進而了解人物性格以及事件起因、經過與結局,就能掌握文章全貌。

寫景類文章,先找出描寫的景物,觀察作者如何描寫景物的美,透過眼睛所見和腦中想像,再加上情感的細膩抒發,藉此讀懂文章,甚至應用在寫作上,到各地旅遊時,完成一篇文情並茂的旅遊心得。

文言文閱讀向來讓學生苦惱,其實只要掌握文言文特性,反覆練習文章轉譯,就能讀懂。資深教師林雯淑提到,文言文常常多省略(尤其是主語)、多單詞(尤其是動詞)、多虛字和常有倒裝句。只要多練習,拆解文言文閱讀密碼,就會越來越進步。

閱讀時,一開始先看文章標題,解析題目,接著再讀文章。第一步先斷句,以句號和問號為單位,把文章切成一句句,再來拆解,也可以進一步拆解字詞。第二步圈補主語,找出每句話敘述的主體對象及動作狀態,便可更快讀懂這個句子。第三步換句話說,解釋字詞後,用自己的話講一次。

延伸閱讀:破解課文 分科學習整理包

●增進理解 選對筆記對應

自學生家長亨利媽以過來人經驗分享,如果只是應付選擇題的閱讀理解,決策樹就綽綽有餘!摘要出重點、接著回到文本圈出相關的重點句,考前熟記即可。

如果要養成應答申論題的能力,以心智圖啟蒙、引導聯想力,再透過熟練的心智圖放射狀聯想法去延伸,舉例、為舉例說明、再舉例延伸、再綜合比較,加上5W1H等閱讀分析法的練習,就能鏈接分析到省思,彙整出康乃爾筆記。

當孩子有能力寫出一份有自己想法的康乃爾筆記,也就逐漸養成申論題答題能力了。申論題答題能力除了分析和思考,當然也包含了寫作能力。

延伸閱讀:向自學家庭取經:「三種筆記法」破解長文閱讀魔王關

閱讀示意圖。圖/intimate
閱讀示意圖。圖/intimate

●訓練素材 報紙CP值最高

「閱讀不一定只在書本」,新北市中正國中國文老師林宗緯提到,現行會考除了長文閱讀,還有許多圖文題,教育部也希望把閱讀放入日常生活,比如補習班DM廣吿就曾在會考出現,就是要讓學生從生活中判讀資訊,因此除了文學閱讀,學生也可以有目的的閱讀。

林宗緯進一步說明,家長可依孩子個性提供適當資源。若擅長文學閱讀,多提供文學材料,並重視「事後的反芻」,比方詢問故事主旨、推敲角色情緒、讀後感受等,帶孩子一起反思。

若偏好非文學閱讀,這類文本多屬說明文,舉凡科普雜誌、腦筋急轉彎、廣告DM、網站,甚至是使用說明書都算,家長不見得要提供「一本書」,可從單張文本或網站,先建立對文字的興趣,再引導孩子歸納獲得哪些生活知識。

延伸閱讀:暑假怎安排? 滿分生籲「留給閱讀」

基隆市銘傳國中閱推老師林季儒說「報紙是很棒的延伸教材」,上頭的主題都不是課本會學到的內容,但是學生可以在讀報中接觸,引導學生深入探索,「只要記得其中一、兩樣訊息,就足以應用在考試中」。

林季儒推動讀報教育多年,常有人問她「讀報真的有效嗎?」她很肯定地說「有效!而且成效斐然、CP值超高」。讀報是長時間的探究多元議題,利用提問策略與連結策略,訓練學生提問、思考的能力,只要持續練習,不只寫作能力,連學科表現都顯著變好,就像她周周帶領同學讀《好讀周報》,會考時,班上有10位作文滿級分、8成以上5級分,且各科表現也都在平均之上,「就算城鄉教育資源有差,但報紙內容無差別,只要持續讀報3年,我相信偏鄉小孩也能拿下不差的成績」。

她曾任教數理資優班,班上寫作一半六級分、一半五級分,翻轉「數理資優、語文堪憂」的刻板印象。她讓學生每周閱讀《好讀》,先辨識人事時地物,再追問原因、經過、結果,接著透過提問「我覺得、我建議」請孩子抒發感覺,提出建議,練習書寫「微型社論」,將觀點內化成自己的東西。一周3小時的讀報訓練,練習大量的閱讀及議題思考,作文題目一來,就能迅速發展出不同角度的思考。

台中市居仁國中國文老師李孟儒提醒,光閱讀還不夠,要把讀過的想法寫下來,使用「事件、感受、想法」的公式,把正向價值的新聞,經由寫作,變成內化的思考。「事件」愈精煉愈好,重點在讀後的「感受、想法」,量變帶動質變,用篇數寫出新高度。

延伸閱讀:基隆銘傳國中周周《好讀》 各科成績都提升

延伸閱讀:會考作文 「多做多得」有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