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鳥喙 挽救印度大犀鳥一命

3D列印鳥喙 挽救印度大犀鳥一命

文╱陳韻涵

新聞故事:美國佛州坦帕動物園工作人員與獸醫、皮膚科醫生、生物醫學工程師組成團隊,為園內一隻印度大犀鳥「新月」製作3D列印的新鳥喙,替換原本因癌症病變受損的原生鳥喙,成功挽救這隻印度大犀鳥的生命。

25歲的印度大犀鳥「新月」(Crescent)感染皮膚鱗狀細胞癌,鳥喙上方突起部分「盔突」內部,出現癌細胞組織,這種疾病對於印度大犀鳥來說有致命性。牠的健康檢查結果令人十分憂心,但照顧「新月」的保育員沒有放棄。

保育員諮詢醫學專家,想方設法延長「新月」的壽命。科學研究顯示,鳥類一旦感染皮膚鱗狀細胞癌,存活時間中位數約為357天,拯救「新月」的性命變成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生死競賽。

坦帕動物園向全美各地的獸醫及皮膚科醫生尋求協助,許多人在聯繫過程中成為志工,讓保育員相當感動。南佛羅里達大學放射科學系博士薩莫‧德克爾說:「我們捫心自問,若是發生在人類身上,我們會如何做?我們著手規畫,透過每天在人類患者身上使用的3D列印技術,想辦法修復『新月』的盔突。」

修復工作除了3D列印盔突以外,團隊為「新月」的上喙植入平時製作假牙的丙烯酸樹脂與鈦螺絲釘;更換「新月」鳥喙的手術是美國首例大犀鳥手術,也是全球第二例,首例是2018年動手術的新加坡裕廊飛禽公園大犀鳥「賈瑞」(Jary)。

3D列印技術開發公司Formlabs出借設備並捐贈材料,由南佛羅里達大學放射系的3D團隊製作手術導引板與「新月」的新盔突。「新月」盔突切除腫瘤後的電腦斷層掃描圖像顯示,置換手術將為印度大犀鳥提供延長生命的機會,但醫生警告,單獨執行切除手術的風險極高,可能會讓大犀鳥的鼻竇暴露在細菌中。「新月」的醫療團隊隨後想出一套創新方法,既能去除腫瘤,同時保護大犀鳥的鼻竇不受細菌感染。

坦帕動物園表示,「新月」術後恢復狀況良好,保育員沒有觀察到「新月」出現異常行為或行為改變的跡象。「新月」擺脫癌症陰霾,但牠在鳥園的一舉一動仍然受到嚴密的監視。

大犀鳥是犀鳥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分布於印度、尼泊爾、不丹和泰國,由於森林棲息地持續面臨減少甚至消失的威脅,大犀鳥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易危」物種。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