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偽交流的陷阱

東野圭吾:偽交流的陷阱

文╱台灣角川提供

和真人交流時可能會受到傷害,人隨時都有想要避免這種傷害的需求,但是,如果不需要在意對方的狀況,這種行為是否已經無法稱為交流?

也許有不少人聽過MHC這個名稱,因為之前電視上也曾介紹過,翻譯成日文就是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是製造白血球等蛋白質的基因複合體,MHC有數萬種,甚至更多,幾乎可以說,每個人的MHC類型都不相同。

生理上喜歡…MHC的關係

雖說不相同,但有些很相似,有些則完全不一樣。重點就在於這種類似性,據說人會被和自己的MHC類型完全不同的異性吸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在生理上喜歡」一個人。為什麼會這樣?因為MHC類型不同時,對抗疾病的免疫力不同,和自己不同類型的對象結合,子孫的免疫力更豐富多樣化。也就是說,這是留下優秀子孫的本能使然。因為這個原因,所以MHC有時候也被稱為戀愛基因。雖然目前還無法瞭解詳細情況,但據說我們是靠「氣味」嗅出MHC。

當然,要建立戀愛關係應該有更複雜的心理因素有關,但如果包含了本能相互渴求的要素在內,當然就不容忽視MHC的存在。想要尋找另一半的人應該經常和異性接觸,嗅聞MHC。當然,所謂「嗅聞」並非嗅聞「氣味」,據說好像並不會發現「喔,這個人和我的MHC不一樣」,所以還是和之前一樣,只能靠自己的直覺去感受。

不光是戀愛,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在生理上,或是本能地覺得「啊,我應該和這個人很合」,或是「我應該不會喜歡這個人」。即使明知道對方不是壞人,但自己就是沒辦法接受。我相信很多讀者應該也有類似的經驗。

第一印象差…靠應對改善

也就是說,即使是初次見面,也未必是從零開始。如果第一印象是正面印象當然很幸運,但有時候經常第一印象就已經是負面印象,即使認為這很不公平、不合理也無濟於事。而且,如果排斥負面印象的對象,就無法建立正常的人際關係。即使是負面印象,只要雙方努力改善就好,關鍵在於必須在應對時,視對方的狀況隨機應變。

如何才能培養這種應對能力?在上一篇談到個人空間的例子時也曾經提到,唯一的方法就是和真人打交道。只能在和許多人交流的過程中,從失敗中學習。失敗總是伴隨著痛苦,但正因為這樣,才能夠學習。

怕應對失敗 用寫信溝通

以前,日常生活中無法避免這種失敗和痛苦。因為我們在生活中不可能不和他人產生交集,但是,人類開始摸索如何才能避免失敗和痛苦。於是覺得寫信也許是一種方法。原本寫信是讓相隔兩地的人彼此交流所建立的通信手段,但當面難以啟齒的內容,用寫信的方式的確比較容易表達。但是寫信需要花心思勞力,如果不是掌握溝通術的人,很難藉由寫信的方式達到目的,同時也有無法即時傳達意圖,無法瞭解對方反應的缺點。

寫信太費力 電話更即時

從這個角度來說,電話可說是劃時代的工具。和寫信相比,打電話需要耗費的勞力大為減少,而且不需要為了簡潔傳達意圖而苦思文章內容。說完該說的話之後,只要掛上電話,就可以結束和對方的聯繫。

然而,想要珍惜人際關係,在打電話時也要注意很多問題。打電話的時機、用字遣詞、讓想要找的人接電話的技術、說出目的的方法、結束話題的方法──該注意的事項不勝枚舉。公司之所以會訓練新進員工如何接電話,就是因為電話應對失當造成失敗的危險性很高。

傳真說重點 免客套寒暄

傳真機的出現,大大消除了電話「必須在意對方狀況」的宿命。隨時可以將傳真傳給對方,不需要客套寒暄,只要傳達重點。缺點就是無法馬上得到對方的回答,這一點和寫信相同。

於是就出現了手機和電子郵件。手機和電子郵件大大減少了在和他人交流時可能會引發的失敗和痛苦。

手機+電郵 交流沒煩惱

比方說,打手機時不需要考慮對方在哪裡,而且也不需要發揮讓想要找的人接電話的技術。在我年輕的時候,打電話到班上喜歡的女生家裡時都很緊張。如果剛好是本人接電話就沒問題,但萬一是對方家人,尤其是父親接起電話該怎麼辦?每次打電話時都帶著這種不安。如果不幸剛好在電話中聽到像是對方父親的聲音時,就得使出渾身解數,努力讓對方留下好印象。現在的年輕人根本不需要受這種精神折磨。

手機的另一個特徵,就是可以保留模糊的空間。比方約地點見面時,只要說「那就兩點在澀谷車站見,到了再打電話聯絡」就解決了。以前約在人多的地方見面時,一定要事先決定地點和標記,現在通常都是「到時候視實際狀況再說」。說得好聽點,是能夠隨機應變,但反過來也可以說太依賴手機,缺乏事先規畫的能力。

但是,手機也有必須馬上和對方交談的缺點,電子郵件就解決了這個煩惱,可以隨時隨地把自己想要傳達的事告訴對方。只要妥善運用手機和電子郵件,就可以不必在意對方的狀況,視自己的狀況和需求和對方交流各種資訊。

不需在意對方 算交流嗎

和真人交流時可能會受到傷害,人隨時都有想要避免這種傷害的需求,能解決這種需求的商品當然暢銷,但是,如果不需要在意對方的狀況,這種行為是否已經無法稱為交流?因為無論重複再多次,也無法練習和他人的相處之道。(摘錄,插題為編者所加)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582期

©Keigo HIGASHINO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