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恐龍

最小恐龍

文╱陳韻涵

中國大陸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距今9900萬年的迷你恐龍眼齒鳥(Oculudentavis),牠可能是目前發現的最小恐龍。

眼齒鳥比暴龍還老,體積比仍活躍於地球上的最小鳥類「吸蜜蜂鳥」(bee hummingbird)還小。這種過去未知、會飛的恐龍只有姆指大,滿口利牙,眼睛如蜥蜴般突出。牠體型雖然渺小,卻很可能是掠食者,專吃小昆蟲。

參與研究的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鄒晶梅(Jingmai O’Connor)說:「第一次見到這個品種時,我十分驚訝,基本上從沒看過類似生物。」鄒晶梅也是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助理研究員,她說:「眼齒鳥的上下顎裡有100多顆牙齒,古怪的眼睛朝側面突出,當今世上沒有這樣的生物存活。」

人們往往認為恐龍是反應遲緩的龐然大物,但這個琥珀化石發現顯示,恐龍時代的生活可能比我們想像的還更多元,許多小恐龍等生物還沒出現在化石紀錄中。

《自然》期刊研究的作者之一、加州克萊蒙斯克里普斯學院(Scripps College)生物學教授史密茲(Lars Schmitz)說:「這項研究的其中一個關鍵訊息是,我們可能遺漏恐龍生態系的一大部分,對於恐龍年代的小動物還有許多未知。」

在泥土和淤沙等沉積物中的骨骼化石可能崩解,破壞這些小動物的遺骸,但結毬果木樹脂形成的琥珀可將化石3D保存。

鄒晶梅說:「當你得到保存在琥珀中的動物標本,它看起來就像昨日逝世的模樣,所有軟組織都困在這個古代的小窗裡頭。」不同於堅硬的骨骸化石,琥珀標本通常保留軟組織,讓科學家得以了解生物原本的顏色和形態。

中國古生物學家邢立達(Lida Xing)2016年在緬甸北部的琥珀市場,發現了內有恐龍尾巴的標本。在那之後,邢立達他每兩個月前往緬甸及中國邊境尋找新標本,並在琥珀中發現更多恐龍標本。

研究第一作者邢立達說:「我認為恐龍的多樣性超出了我們的想像,我們曾發現1公分長的恐龍足跡,在發現眼齒鳥之前,我以為這是恐龍的最小長度。」

史密茲則說,只有幾種青蛙和蜥蜴比眼齒鳥還小,「這真的是脊椎動物的尺寸下限。」

發現地

琥珀礦床豐富 緬甸成古化石溫床

邢立達說,眼齒鳥的琥珀標本來自緬甸琥珀收藏家寬婭(Khaung Ra),寬婭從礦場中取得兩塊標本,其中一個就是眼齒鳥的顱骨。寬婭之後把化石捐給女婿陳光擔任館長的雲南騰衝市「虎魄閣博物館」,並交給科學家研究。科學家為感念寬婭,以寬婭之名為恐龍命名「Oculudentavis khaungraae」(寬婭眼齒鳥)。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琥珀館館長格里馬爾迪(David Grimaldi)說,緬甸蘊含的琥珀礦床比其他地方都還大,當地大量開採並販售琥珀,這也讓緬甸成為許多古老植物、昆蟲、真菌和恐龍等有趣發現的來源。未參與研究的格里馬爾迪說:「這是相當有趣的發現,它完好地保存了化石和眼齒鳥的細節,看看那牙齒和眼骨!」

看意義

恐龍演化成鳥類 眼齒鳥是關鍵證據

眼齒鳥的特徵揭開了鳥類從恐龍演化而來的奧秘,說明這類動物的體型演化速度比過去已知的快很多。

鄒晶梅說:「這個小型化的過程通常發生在孤立環境中,尤其是島嶼;這也難怪人們會認為,這塊裡頭有9900萬年前化石的緬甸琥珀,來自一個古老的島嶼。」

她解釋,「小型化通常與牙齒脫落和大眼等特徵息息相關,但眼齒鳥的牙齒較多,顯示演化並不總是遵循規則。」另外也有體型龐大的始祖鳥(Archaeopteryx),單就眼齒鳥的頭骨而言,很難判斷眼齒鳥與早期鳥類和會飛的恐龍有何關係。

眼齒鳥不同於沒有牙齒、以花蜜為食的蜂鳥;研究人員認為,眼齒鳥會捕食小昆蟲,雖然琥珀中沒有羽毛,但眼齒鳥應該有羽毛。

研究指出,眼齒鳥的眼睛最不尋常,其眼窩骨頭如貓頭鷹般成圓錐狀,這說明了眼齒鳥的視力超好,且眼齒鳥的眼睛像貓頭鷹一樣朝向側面而非正面。

部分科學家希望,琥珀可以成為化石的基因資源,好比電影《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情節般,從琥珀昆蟲化石的血液中提取恐龍去氧核糖核酸(DNA),但實際不太可能這麼做。

有質疑

新恐龍? 或許是蜥蜴…

中國大陸《科學網》報導,大陸學術界共同發表文章《琥珀中的「史上最小恐龍」,也許是史上最大烏龍》,質疑中美科學家發表於《自然》期刊的研究《緬甸白堊紀蜂鳥大小的恐龍》(Hummingbird-sized dinosaur from the Cretaceous period of Myanmar)。質疑派學者認為,指琥珀中發現的「寬婭眼齒鳥」被歸類為最小恐龍的證據不足,寬婭眼齒鳥可能是某種蜥蜴。

多名學者質疑,寬婭眼齒鳥標本的體型偏小,且研究中的許多解剖特徵大多屬於蜥蜴甚至為蜥蜴獨有,難以在已知恐龍和鳥類中對照。期刊報告的研究團隊也坦言,尚未找到特定的頭骨特徵,歸類此動物為鳥類、會飛的恐龍,或其他主要的恐龍,甚至不完全排除屬於別種動物的可能。

舉例而言,鳥類和恐龍的頭骨存在「眶前孔」這種具備鑑別性的特徵,但琥珀中的頭骨並無此特色。琥珀內頭骨的鞏膜骨,為蜥蜴獨有的骨骼,尚未在恐龍或鳥類的演化過程中出現。

此外,琥珀的頜骨牙齒為側生齒,屬於常見的蜥蜴特徵,除了期刊的研究之外,沒有科學家發現恐龍或鳥類有此演進特色。琥珀內頭骨中的牙齒數量超多,遠超過已知的所有鳥類,但在蜥蜴中卻很常見。就新標本的大小而言,嬌小體型符合蜥蜴的尺寸,但對於恐龍或鳥類而言則不太合理,或是相當罕見。

質疑派作者寫道,在期刊研究中,該標本可能更屬於蜥蜴的申論「證據」,都被作者當成了一種前所未見、特殊鳥類的「亮點」。中國科學院(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鄧濤指出,一旦證明這件標本並非鳥類,而是蜥蜴,這篇論文的重要性和科學意義就會大打折扣。

古生物學家堅信,「非凡的結論一定要有非凡的證據!」中科院古脊椎所副所長徐星說:「難以想像,鳥類長成這樣。」他認為,既然緬甸琥珀中的標本與普遍認知的差異極大,就必須更嚴格地求證,而非從研究人員的研究領域出發,強烈的預設該化石為鳥類。

對於學界的質疑,《自然》期刊的作者之一、中科院粒子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黎剛回應,已提交相關數據給質疑派作者,歡迎對方提出見解;若外國學者希望檢驗數據,團隊也樂意提供。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56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