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寫作教室講師吳俊霖/撰寫
假使行文時只注意到題目的表層意義,對於題目的中心意旨沒有進一步的探索、思考與深化,完成後的文章很可能會令人感到隔靴搔癢或流於表面。一篇合格的文章,其特質諸如虛實變化、前後呼應、由小見大、情思深刻等,除了可以透過結構布局、文字修辭等形式技巧來安排之外,最重要的核心,在於寫作者的立意是否契合題目的宗旨,能否翻出新意、層層相扣、不落窠臼,是故經過第一步驟的審題,確定了題目的宗旨與核心,接下來便要思考如何進一步深化題旨。
深化題旨的方法,最基本,也最能立即看見效果的,便是試著對「題目」問「問題」,再盡可能地給予這個問題答案。如103年的學測題目〈通關密語〉,看到題目後的第一輪問題,是何謂「通關」?何謂「密語」?分析後,再接續著我們的答案提問,例如「關卡」是什麼樣的,是情感、學業、某種技術,亦或是自我成長?「密語」是自己領悟出來的?還是自他處所得?「密語」是否促使了我們反思?解開我們的某些疑惑?並成為此後的信條。「通過」的過程又有何考驗?領會通關的訣竅或啟示的過程發生了什麼?
以上是初步的方法,由小至大,由簡至繁,層層拆解題目的文字,並沿著自己所得到的答案進一步做延展與安排,如此不僅可以幫助自己確認題旨,亦能在一次次地探問與回覆中拓展我們的思路,使我們能進一步搜索出合適的題材與合乎題旨的寫作方向。以此題來說,題目本身的限制在「過關」(具有難度的技術、逆境、考驗或關卡),題目的重點在「密語」(訣竅、領會、信念、價值、心得),寫作時必須考慮「密語」不單使我們能度過「關卡」的關鍵而已,更是指涉著我們於某個領域熟習之後的融會變化、某個議題的面對與蛻變,或是對某種技術的掌握與創新。
在這樣的基準上,第二步驟,我們要將剛剛分析出來的題目內涵與啟示由「淺」至「深」分出層次。所謂「淺」,我們暫且權宜地指向人物、事情或物件的本身發展與意涵;所謂「深」,則是人物、事情、物件與我們自己的生活交涉、互動後所發生的生活經驗的體會、人生價值的啟發、生命意義的領悟、宇宙萬物的道理等這一類抽象的意義。
第三步驟,仔細探討題目的內容與我們自己的生命經驗、生活體會與人生意義等如何產生關聯;思考我們在事件中領會到的哲理、訣竅、信念、心得等,對於自己的人生起了什麼樣的影響或轉變,學著連結事件與心得,使文章能呈現出屬於寫作者私我的生命哲理、人生價值,將讓我們的文章讀來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