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會考衝刺/國文75%考文意理解 最難的非生活素養題

109會考衝刺/國文75%考文意理解 最難的非生活素養題

記者章凱閎/台北即時報導

前言:近21萬人報名的國中教育會考5月16日至17日舉行。聯合新聞網今天起推出會考衝刺系列報導,6日至8日為國文、英文、數學科;11日至12日為社會、自然科,採訪國中及補教老師,指點考生最新命題趨勢、必考重點及答題訣竅,協助考生事半功倍拿高分。

12年國教課綱去年8月上路,要在會考國文科拿高分,考生不能只會死讀課本,題目重視閱讀理解、跨科整合,以及與生活結合的「素養」導向;寫作測驗也融入圖表、對話框。

距離考試只剩10天,國中教師提醒,考生別再鑽研艱深的形音義等死背知識,主因為「CP值太低」,不如把近年考古題好好做過一遍,訓練快速解構大篇幅文章的能力;寫作測驗,則要留意「粗體字」提示,切忌偏題。

新北市江翠國中教師陳恬伶分析,近年會考國文科選擇題,為考70分鐘,考題48題,單題約為33至34題,其餘為題組題。題組題約7篇文章,一般而言4篇為白話文,3篇文言文。

陳恬伶也說,「題目會從簡單,排到最難」,會考國文科約有25%考基本知識,例如形音義、標點符號、詞語用法等「傳統題目愈來愈少」,其他75%考文意理解,多為素養題型,考生答題務必掌握基本分。

何謂素養題型?陳恬伶表示,素養題型分為兩種,一為取材生活情境、或跨領域的「生活素養題」,以及考驗學生推論、摘要、詮釋等能力的「學科能力素養題」。

陳恬伶提醒,往年考生都把焦點放在「生活素養題」,例如圖表題、或跨領域科普文,歷年來例如解讀各國教育經費、東西德分裂到統一史、藥廠黑幕、生物化學等,也曾有考題引用聯合報有關「藍月」的天文報導。但這些題目只是表面上花俏,考生只要細心解題,「通過率非常高」。

更需要花心思的反而是「學科能力素養題」。陳恬伶說,這類型題目,考的是更高層次的語文能力,考生不只要看懂文章講什麼,還要延伸理解作者為何表達、背後的目的及核心價值。

陳恬伶舉例,會考近年流行「互文比較」題型,例如去年改寫「資治通鑑.魏紀九」及「世說新語.方正」的部分內容,皆講述魏晉時期司馬昭專權事件,但從不同的角度切入。考生要比照二文的不同資訊,才能瞭解全貌。

寫作測驗方面,台中市大業國中賴宜芳表示,106年起,會考寫作測驗有別以往的純文字「引導寫作」,開始出現表格、圖文情境,考生下筆之前,必須先花5分鐘,釐清考題要旨、且擬定大綱,才不至於發生偏題情形。

陳恬伶提醒寫作測驗的關鍵技巧,「不確定題目是什麼,就先看『粗體字』,例如去年會考寫作測驗,題目圖文為「青銀共居」政策,但粗體字為「你對年輕人及銀髮族的互動或相處模式,有什麼期待?」考生若只寫青銀共居政策,「就是偏題」,關鍵是考生對於青銀互動的期待。

陳恬伶分析,今年寫作測驗應會持續出現圖文情境或圖表題,考生可多加演練相關類型題目。賴宜芳也說,考生作答時,應擬定自己的一套論點,說明自己的理由、提出證據,「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就是高分關鍵」。

考前衝刺剩10天,賴宜芳建議,考生可再次熟悉過去2至3年的會考題本,不必花太多時間在形音義、成語背誦,「CP值不高」,這些功夫講究過去三年的累積,難以一蹴可幾。但孩子仍可從題目中了解題型趨勢,「不要僵化思考」,練習考古題要掌握時間,答題每題只有1至1.5分鐘,最後預留5至10分鐘檢查。

●歷屆會考寫作測驗題目:

102年(試辦):來不及

103年:面對未來,我應該具備的能力

104年:捨不得

105年:從陌生到熟悉

106年:在這樣的傳統習俗裡,我看見

107年:我們這個世代

108年:你對於年輕人及銀髮族的互動或相處模式,有什麼期待?(可不定題目)


文章取自於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