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小學堂生物篇  防疫謹慎勿恐慌

防疫小學堂生物篇 防疫謹慎勿恐慌

文/興國高中陳昱豪老師口述、好讀周報羅佑純整理

防疫期間,各種謠言、傳說滿天飛,因此邀請台南市興國高中生物科老師陳昱豪從理論來解迷思,並提醒大家,這些理論出自哪幾個章節,老師也鼓勵想在指考拿高分的高中生可以多瞭解《Nejm》(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Lancet》等國際期刊的相關內容來長知識喔。

迷思一、病毒=細菌,傻傻分不清

當我們要討論新冠病毒前,要先知道什麼叫病毒?什麼是細菌?

不論是國一自然課或是高一生物課,第一章都在談「生命現象」,可以藉此釐清細菌與病毒的差異。細菌是具有完整生命現象的生物,它可以單獨存活,但病毒是一種介於生物與非生物的物質,不具完整的生命現象,要在宿主細胞內才能複製、增生,病毒在宿主外的環境保有活性的時間依種類不同,可能只有數分鐘,也可長至數天的時間,病毒一旦成功感染生物,便可以利用宿主細胞的資源,可能會癱瘓宿主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迷思二、病毒都會人傳人,好可怕

就生物學來說,病毒感染的過程會透過病毒本身的蛋白質與目標細胞的膜蛋白專一性結合,所以不是每種病毒都會攻擊人,舉例來說,非洲豬瘟的病毒目前只能感染豬隻,不會感染人類。病毒與生物類似的是,可以透過突變和重組來改變特性,而當突變或重組後的病毒是人類從來沒有接觸過的型態,感染可能就會尤其嚴重,如當年的SARS、H1N1以致於現在的新冠肺炎病毒,病毒的變異性也會影響各國研發疫苗的方向與進度。

因應相關議題,學生若想更了解病原體、免疫系統,應熟讀高中基礎生物第五章、選修生物第十章,並配合時事增加相關知識的廣度與深度。

迷思三、新冠病毒好恐怖,我好怕被傳染

雖說新冠病毒的感染力強,目前的數據來看更勝流感,但分析全球案例可以發現,重症以至於死亡的患者較高比例是年紀較大、免疫力低下,或是本身患有慢性病的族群,健康狀況良好的人若真的不幸染病,就配合醫療體系進行隔離治療,不需要過度恐慌。

面對防疫的態度應謹慎勿恐慌,我們只要定期用酒精、消毒水擦拭物品,就能破壞附著在上面的肺炎病毒,若病毒已經附著到我們身上時也別擔心,只要使用肥皂等清潔劑清洗,且避免用手觸摸口鼻,做好自主管理,病毒是拿我們沒辦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