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科學為台灣發聲

南海科學為台灣發聲

文╱宋克義、林博雄

近年來,南海如同北極般爭端不斷,各國除了意圖佔有漁業、石油與天然氣等天然資源,也欲確保海上航運的商業利益與戰略價值。我國實質控制的東沙島、太平島本身資源有限,但島嶼周圍海域卻可能蘊藏豐富天然資源。因此除了維護東沙島、太平島的主權,我國政府也積極建立國際研究站,透過科學讓台灣在南海佔有一席之地。

我國在南海建立了兩座研究站,一座是2012年設立的「東沙國際海洋研究站」,位於東沙環礁的東沙島上;另一座是2019年初步建構的「太平島國際研究站」,位在鄭和群礁的太平島上。政府在這兩座島嶼設立研究站,目標是要從事什麼樣的科學研究呢?

貢獻1 可當海洋內波研究基地

北南海有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海洋內波,造成海水垂直交換,可能危及潛水艇的航行,但它同時把低溫的深層海水和豐富的營養鹽帶到水面來。內波對缺乏營養鹽的珊瑚礁和熱帶海洋生物的影響,也是科學界想要探索的問題。以往進行內波研究時,主要需以研究船為基地並配合人造衛星影像來取得研究資料,但是造價高昂的研究船只能短暫停留,加上每天新台幣上百萬元的營運費用,限制了研究的發展性。直接設置在東沙島與太平島上的研究站便可以彌補這個缺點,有助於科學家長時間從事駐島研究。

貢獻2 珊瑚礁研究的諾亞方舟

全世界海洋生物多樣性最高的海域在「珊瑚大三角」,主要包含印尼、菲律賓、東帝汶等國,東沙島與太平島就位在大三角的北部。

東沙環礁可分為內環和外環,各自形成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態環境:內環的水溫夏天更熱、冬天更冷,使得內環海域的珊瑚礁經常白化;但是外環從未發現過大量白化的現象。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聯合美國伍茲赫爾海洋研究所和波士頓大學的團隊在東沙島研究珊瑚礁鈣化情況,意外發現東沙島的珊瑚礁具有全世界目前為止最高的群聚鈣化速率,並且提出好幾個可能的關鍵機制,包含內波、營養鹽、珊瑚白化等。

我們不妨想像未來,東沙環礁的外環很可能成為全球珊瑚礁的諾亞方舟。若是如此,科學家的首要任務是什麼?有人提出要提升保護強度,有人提出要尋找更多的不白化證據,還有人認為了解東沙外環不易白化的機制,才是扭轉全球珊瑚礁命運的關鍵。保護東沙環礁,或許比保護其他海域中可能大量白化的珊瑚礁更為優先。

貢獻3 氣象觀測的重要位置

此外,東沙島位於台灣夏季季風的前哨站,西南風挾帶的厚實水氣和風速,成為科學家研究中國華南和台灣5~6月梅雨狀況的重要參考。中央氣象局在東沙島設立的剖風儀、微波輻射儀與無線電探空儀,提供海面到高空20公里的風場、溫度和濕度資料,科技部增添的雲幕計和全天空雲量相機則提供雲底高度資訊。東沙島是觀測通過南海的大氣長河的關鍵位置,這些長期連續性氣象觀測可用來校驗衛星影像的定性結果。

位處南海海盆中央的太平島國際研究站,所在區域的海洋生態調查因涉及中國與越南駐軍而有所限制,但太平島也建置了無線電探空儀以觀測高空氣象、雲量和雲底,能夠發佈透明氣象資訊到國際網路。

太平島周遭每年的夏半季(5~10月)都會發生西南湧、颱風,冬半季(11~4月)則會發生寒潮、東北風,南海大氣和海洋洋流的電腦模擬研究可提供海上航行安全的天氣預報。這些氣象資訊是南海科學研究的基礎,也是讓全球氣象「看見南沙太平島」的亮點。

許多人關心南海海床上可能蘊藏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事實上,由於目前南海島嶼的主權歸屬與海域劃分具有爭議,石油公司在南海大部份海域都沒有探勘或投資計畫,因此南海海床上的資源蘊藏量以及是否具有開採的商業價值,都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國際合作探勘與開採資源行動,可能要等周邊國家都有務實考量後才能開始,在此之前,首要任務是建立各國之間的互信,埋下合作的契機。

有期望…國際合作以利科學研究

南海有許多國家相當依靠海洋資源,但是國際合作卻十分有限,這相當不利於資源的永續利用。客觀的科學研究是建立各國互信與合作的有效方法,人們必須採用開放思維,充份利用全球研究人員的能力,配合地方豐富的生物資源,才容易找到有前景的方向。無論是漁業利用或物種保育,都必須建立國際合作才能更有效果。(摘錄)

本文取自《科學人》雜誌2019年12月號,更多的內容歡迎閱讀《科學人》雜誌。相關訊息網址:http://sa.yli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