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鯨豚天堂/《自然快易通》

搶救鯨豚天堂/《自然快易通》

【文╱劉彥民】

●全球鯨豚有80餘種 台灣海域出現32種

請你猜猜看,全世界的鯨豚種類有多少?而其中又有多少曾出現在台灣海域呢?

請在心中想好你的答案,一、二、三,謎底揭曉,全世界大約有80餘種的鯨魚和海豚,而根據近25年超過1400筆的鯨豚擱淺官方資料統計,推估台灣周遭海域曾經有32種鯨豚出沒,約占全球鯨豚種類的三分之一強,其中又以露脊鼠海豚、瓶鼻海豚及小虎鯨等小型齒鯨類為主。種類如此豐富多元,許多科學家可能一輩子還沒見過那麼多呢!

因為鯨魚和海豚在湛藍大海的靈動身影以及與我們同為哺乳動物的身分,長久以來深深吸引許多人關注的目光。但鯨魚跟海豚又有什麼不同呢?

事實上,不論鯨魚或是海豚在生物學的分類上都屬於「鯨目」,區分牠們最關鍵的線索之一就在「牙齒」。如果有牙齒屬於齒鯨亞目如虎鯨,主要掠食魚類、烏賊等小型海洋生物。反之,如果不具牙齒而是利用鯨鬚板過濾食物則屬於鬚鯨亞目,鯨鬚板組成成分和人類的頭髮、指甲相同,質地堅硬,富有彈性,例如體型最大的藍鯨就是以濾食方式捕食磷蝦。

線索之二是噴氣孔,鬚鯨有兩個,齒鯨只有一個。不過日常中可能會聽到另一種分類方式──利用齒鯨與鬚鯨在體型上的明顯差異做分類。這種分類方式會以體長是否超過4.5公尺作為依據,超過4.5公尺以上的稱為鯨魚,小於這個範圍的則為海豚。不過這種分類方式會有例外,像是小虎鯨體長就在2到2.5公尺之間,若用這個標準牠應該屬於海豚,但牠還是被稱為「鯨」。所以你只需要知道不論是海豚或是鯨魚都屬於「鯨目」,而海豚在生物分類上屬於鯨目裡的齒鯨,這樣問題就單純多了!

●誤食、汙染、誤捕 近6年擱淺成長50%

對許多研究鯨豚的科學家來說,台灣簡直是夢寐以求的寶島。不需要遠渡重洋就可以進行鯨豚的觀測與研究,甚至只要出海數百公尺就能有所發現,但這樣夢幻的環境卻在這幾年漸漸壟罩一層陰影。根據海洋保育署的資料顯示,近6年台灣海域鯨豚擱淺的數量逐年攀升,相較6年前已成長近50%。

在研究人員努力抽絲剝繭下,推斷這些鯨豚擱淺的原因可能包括:誤捕、捕撈船隻撞擊等,但這些擱淺的鯨豚其中更有超過一半因為屍體嚴重腐爛無法判斷。除了上述原因,研究人員認為環境汙染、誤食塑膠、海上工程噪音等環境惡化造成免疫系統失常也都有可能是導致鯨豚擱淺進而死亡的主因。

●離岸風機工程噪音 讓白海豚聽力受損

有些人可能會好奇,上述提到的海上工程噪音究竟來自何處,難道有人在海上蓋房子嗎?近幾年為了落實綠色能源政策,經濟部能源局希望有效提升風力發電的電量,因此提出「千架風機計畫」,預計在2025年前打下600支離岸風力發電機。為了讓這些離岸風機能夠直挺挺地矗立在海中央,就必須透過打地樁的方式,以機具一次又一次地重擊,將支柱打入堅硬的海床中,但是過程中勢必會產生巨大的噪音。而這些離岸風機的位置剛好與族群數量僅存不到一百隻的台灣白海豚棲地比鄰而居。

想想看,如果在某個舒適安詳的假日早晨,當你正準備咬下香氣撲鼻的火腿歐姆蛋時,耳邊突然響起震耳欲聾的噪音,你會有什麼反應?生活在這片海域裡的台灣白海豚本來就是極度仰賴聽力的生物,牠們必須依靠聲音的感知才能進行個體溝通、傳遞訊息、捕食獵物等活動。而離岸風機工程產生的噪音勢必會對白海豚的生活造成影響,甚至使牠們的聽力受損,失去辨識方向的能力。

●目擊數量快速下降 三措施保護白海豚

從台灣生物多樣性觀測網提供的數據可以明顯看出,近5年目擊台灣白海豚的數量快速下降。雖然目擊數量變少不代表族群變小,但這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警訊。

為了不讓這些瀕臨滅絕的台灣白海豚數量越來越少,同時兼顧綠色能源的開發,政府藉以下措施保護白海豚:

一、避開白海豚重要棲地。在離岸風電場址規劃之初,先避開農委會預告的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減少噪音對鯨豚造成的影響。

二、避免同時施工,減低噪音。施工廠商承諾各個風場不會在同一時間施工,而且每一個風場每次只會有一座支柱實施打樁作業,降低噪音重疊範圍。

三、設置鯨豚觀察員。受訓過的專業人員在施工風場監看,觀察在打樁的750公尺警戒範圍內是否有鯨豚出沒。一旦看到鯨豚,觀察員有權建議風場暫停施工。

●買魚認明友善漁法 減塑要從你我做起

海上的工程噪音對鯨魚跟海豚來說可能只是影響牠們生存的因素之一,而且我們需要更多的研究與證據才能證實這些噪音的確會對這些海中精靈產生實質傷害。但我們更害怕的是在確定這兩者的關聯性後,卻再也看不到牠們的蹤跡。身為現代公民,應該要放遠眼光,思考問題時從自身擴及到周遭生物。不斷向前奔跑追求人類福祉的我們,是否也該靜下心來好好傾聽自然界生物的需求?

要求別人做更多的同時,我們也可以檢視自己的生活習慣:減少使用塑膠袋了嗎?試圖了解購買的漁獲是否來自友善漁法?為了減少能源浪費,隨手關燈了沒?如果每個人都能從一點一點的小地方做起,累積起來的效益其實很可觀,從自己做起,也就不會有「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遺憾了!希望未來有更多人能夠重視環境,讓台灣依然是這些海中精靈的天堂,我們才有機會繼續看到鯨豚遨遊大海中夢幻而動人的身影。

●作者為桃園市大成國中老師

【2023-01-02/聯合報/R06.07版/好讀周報動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