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的台灣柑仔店 台灣美食宣傳網
林思妤與鄭衍莉(園圖/記者鄭怡嫣攝影)共同經營全紐約第一家柑仔店。

紐約的台灣柑仔店 台灣美食宣傳網

文/鄭怡嫣(世界日報記者)

紐約布魯克林的威廉斯堡,坐落著全紐約第一家台灣柑仔店(閩南語,食品雜貨店),由兩位台裔女性共同經營,立志打破台灣及中華餐飲「廉價」的刻板印象,並通過美味食材輸出台灣文化。

台灣傳統茄芷袋,也是店中特色商品。記者鄭怡嫣/攝影

鄭衍莉在德州長大,父親是美國人,母親是台灣人。她從母親那裡學會許多台菜,但在居住的小鎮做飯時,常發現中式食材與調料十分有限。

不同於義大利與歐洲美食,可選擇的橄欖油、香醋等品類繁多,但在美銷售的醬油、麻油、辣油等中式調料,卻一成不變,只有兩三種選擇。林思妤在紐約法拉盛出生、台北長大,回美國讀大學後,在紐約食品行業工作6年,每次回台灣,都看到食品產業的創新,例如傳統老店到了年輕一代手中大膽變革,推出更多口味、設計新穎的包裝、舉辦綠色生態農宴等,但這股風潮,不知何時才會吹到美國。

兩個年輕人「每次回去,都好想把台灣展示給全世界」,而這展示的窗口,便是家鄉風味美食。

2021年3月,中國因介殼蟲的檢疫問題,暫停輸入台灣鳳梨。

如何為以鳳梨為代表的台產水果提供更多樣化的出口選擇,又可以解決保質與運輸問題?鄭衍莉和林思妤同時想到了:果乾。

不同於美國市場的高度加工、且甜度爆表的果乾,台灣的果乾經乾燥烘烤而成,不加糖或添加劑。例如一顆芒果洗淨削皮,對半切,變成不大的兩片果乾,咬一口,果香四溢,仍保留鮮芒的清爽甘甜。

台灣的果乾經乾燥烘烤而成,不加糖或添加劑。

兩人回到台灣,找到由小農和農業合作社親手栽種、脫水烘烤的果乾,透過網路集資,帶到美國。

反響出乎她們的預料,1000多個美國居民籌集11萬元,從台灣進口14噸的果乾,解決小農的滯銷問題。

如今,在她們的柑仔店,果乾成了最受美國人青睞的零食之一。

鄭衍莉與林思妤經營的柑仔店,門面不大,有著復古的條紋玻璃與古體字的招牌,入內,是磨石子地板、藍染的門簾、紅甕材質的吊燈及台灣常見的藍色塑膠凳。

貨架上除了果乾,也還有三色的茄芷袋、台灣生產的黑豆醬油、辣醬、以砲彈殼製作的金門金合利菜刀等,各色台式美食與生活用品。

手工黑豆醬油 台灣獨有

黑豆醬油是純手工釀製,以黑豆混合海鹽,放在傳統的紅甕裡發酵半年至一年,並經日曬而成,香氣濃郁,風味特別,且不含麩質(gluten-free),「這些黑豆醬油是台灣獨有,在美國找不到」,鄭衍莉說。如今,這款醬油已被紐約的台菜創意餐廳「盈成餐廳」(Win Son),以及洛杉磯由台裔掌勺的米其林餐廳La Kato選用。

喜歡研究食譜的鄭衍莉還靈光一現,研發醬油味的冰淇淋,盈成餐廳與她合作,將這款冰淇淋產品化,醬油的鹹鮮,平衡焦糖的甜膩。

貨架陳列各種台灣特有醬料、調味品。圖/臉書

店內每樣選物 都有故事

店裡還有很多來自台灣或台裔美國人的選物,背後是一段段故事與演變史。例如,入選People雜誌50種最好吃食料之一的「甦辣醬」,出自一位在台北眷村長大的補習班老師之手,他母親來自四川,他則傳承母親配方,手工製作的辣醬,麻辣香,餘味很俐落不會燒舌。

定居堪薩斯城(Kansas City)的台灣名廚張James,不定期會自製黑豆豉油,每一次作出的味道都絕無雷同,實屬「一期一會」;曼哈頓的台菜網紅餐廳「886」主廚史官(Eric Sze),閒來也會自製以台灣沙茶醬為靈感的辣醬油;還有鄭衍莉與盈成聯手的原創鳳梨酥;這些,都能在店中買到。

而其他散布全美的台式餐廳、居家用品、紀念品店中,有時也可買到鄭衍莉與林思妤代理或開發的食品,這些台灣或台裔青年餐飲業者、設計師、小農等,正悄悄連結成壯大的人際網路,與創新的商業合作模式。

店裡還擺放著最早用英文出版的台菜食譜之一《台灣食物》(The Food of Taiwa),作者是台美混血作家韋凱琳(Cathy Erway),「今年有兩本新的台式英文食譜即將出版」,林思妤說,這顯示台灣美食能見度正逐步提升。

每一樣商品,背後都是一段段故事。圖/臉書

想做台版Eataly 立足國際

「其實初心很簡單。」她說,「就是想做成台版的Eataly(知名義大利餐廳超市),也想透過美食推行『文化行動主義』(Cultural Activism),讓中華美食能與義大利、日本美食並肩而立,引領更多人了解台灣文化」。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68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