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寫作教室/拓展選材新版圖(下)

聯合報寫作教室/拓展選材新版圖(下)

聯合報寫作教室講師 呂倩如老師╱撰寫

想要借用永續發展目標(SDGs)來輔助寫作,開拓文章的思考面向及立意設定,平時練習除了直接鎖定議題鮮明的題目來下筆,另一種方法,即是掌握半命題式的題目來發揮。

●題目半開放 立意取材更自由

觀察歷來的考題,常常還有開放的空間,須等寫作者設定好一項材料主軸,帶入文中,題目的限定焦點才能完整。例如:〈我想開設一家這樣的店〉,其中的「這樣」究竟是什麼範圍?〈我們這個世代〉,又是怎麼樣的特色足以填充此句意?〈在這樣的傳統習俗裡,我看見……〉,要選定哪項習俗、又洞察了什麼?

以上列舉即知,面對半命題式的作文,我們只要一筆在手,立意或選材可以寬闊無窮,端看你想討論什麼內容。有了這一層的認識,再加上若有SDGs的理解與涵養,那麼文章的材料、探討方向就更容易有跳脫小我、關注大環境的選擇。

●不同的店 同樣關心世界

SDGs的面向寬廣,我們若懷此認知,思考同一項題目,也能有多項不同的切入角度。以〈我想開設一家這樣的店〉為例,每個人設店的動機不盡相同,當年心測中心公布的滿級分作品中,即有幾篇關心的面向不只是獨為個人或親友的。

「想開一家能代表『客家本色』的麵店」,有作品藉此期許「讓客家子弟能來尋根、客家文化得以傳承並發揚光大」,這種對文化的珍視,對應至SDG 11的「永續城鄉」範疇,其中一細項是「在全球的文化與自然遺產的保護上,進一步努力。」兩者態度相應契合。

另有佳作設定的是「我想開設一家公平交易、守護小農的果菜市集」,其中理由是「希望增加他們(小農)的收入,維持農民生活的平衡。」以及「希望每位消費者都能思考食物的出處,真正的認識土地和人民之間的關係。」這與SDG2「促進永續農業」的概念相當,「使農村的生產力與小規模糧食生產者的收入增加」此細則,即可對應至上述佳作的內涵。此等選材,等於確定方向後,就在起跑線開始勝出了。

SDGs不是為使用而用工具,若內化其精神,在文章中展現的涵養將更豐實。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65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