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為何玩耍

動物為何玩耍

撰文╱歐康奈爾 翻譯╱林慧珍

一般認為,除了學習狩獵、交配及躲避掠食者等攸關日後成功生存的重要技能之外,玩耍是動物在閒暇時才進行的活動。玩耍固然讓所有參與者覺得有趣,不過玩耍行為演變為一種儀式化程序,讓動物有機會增進日後所需的生存技能。參與玩耍讓動物得以在受保護的環境下安全無虞嘗試各種新行為。與玩耍有關的各種不成文行為準則,讓牠們能探索許多可能的結果。

●有助培養運動技能

動物行為學家已經知道,動物玩耍主要分為三大類別。第一類是「社交玩耍」(social play),指的是與其他個體互動的任何逗趣行為。第二類是「運動玩耍」(locomotive play),包括奔跑、行走、跳躍及猛撲等,這些行為都有助於培養動物的運動技能。

對於被掠食的動物來說,運動玩耍也有助於精進躲避掠食者的策略,例如成群奔跑的跳羚會突然「四腳彈跳」,這可使掠食者無法預測落點。對大象而言,這類嬉戲可磨練躲避掠食者的技能,以及學習如何逃開緊追不捨的求偶者或試圖造成致命傷害的競爭者。

相反地,幼獅等年輕掠食者透過運動玩耍來精進狩獵能力,例如追逐並絆倒同窩兄弟姊妹,然後演練朝脊椎或喉頭大口咬下的動作,這是捕食獵物、並使獵物脊椎斷裂或窒息而死的必備技能。

第三類是「物件玩耍」(object play),個體會把環境中的目標融入玩樂。對象群而言,目標可能是常用象鼻來探索、抓取或投擲的一根棍子或樹枝。在人工飼養的環境中,大象喜歡玩球或拉著輪胎的內胎四處跑來找樂子。或者,其他動物也可能成為目標,例如斑馬或長頸鹿,大象喜歡追逐這些動物。

另外還有兩種型式的玩耍,只在大猿(great ape,包括人類)當中記錄到。「比賽遊戲」(game playing)是其中之一,結合了社交、運動和物件玩耍。例如足球、曲棍球、袋棍球和馬球等都是傳統比賽,這些運動被正式制定為具有特定規則(非人大猿中,只有在人工飼養環境中長大的族群才會玩正式的比賽)。「假裝」(make-believe)則可能是大猿的另一種獨有玩法,例如野生黑猩猩可能會隨身帶著一根小圓木,假裝它是嬰兒;人類小孩可能會玩無形的玩具,或設下隱形的障礙物,並且希望成人也認為此物存在。

●提供測試風險環境

玩耍提供了一個測試風險的環境。當幼獅刻意鬆懈警戒時,會讓自身處於劣勢,其他幼獅得以成功撲向其弱點。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德分校的貝可夫和同事認為,玩耍行為能使動物增強當身體失去平衡時的動作靈活度,並強化當意外發生時在有壓力情況下的因應能力。玩耍的目標不是贏,而是磨練技能。

●培養解決問題能力

「胡鬧」是玩耍的另一個重要面向,它讓我們走出舒適圈,且不得不測試新的策略。我們在動作、行為甚至語言上的胡鬧,有助於思考得更廣泛,也更有創意。

玩耍中胡鬧而培養出解決問題的能力,已經在許多物種、甚至機器人身上得到驗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電腦科學家李普森藉由讓人工智慧(AI)機器人玩耍(以隨機運動方式跳舞),發現之後這些機器人在遇到意料之外的挑戰時,比其他機器人表現得更好。從隨機運動中取得的定位資訊,促使機器人想出創意解決辦法,幫助它們在失去部份肢體之後仍能維持平衡。

同樣地,海獅在海中嬉戲時,經常任由海浪把自己高拋半空,接著朝巨浪俯衝而下,就像那些捲入加州聖克魯茲海邊的衝浪客一樣。這類型的行為正是躲避大白鯊攻擊所需。

玩耍也能建立信任

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邦亞和同事發現,烏鴉會假裝偷藏珍貴的食物,然後觀察其他烏鴉的反應,這顯然是為了確認有哪些烏鴉值得信任。盡早學習如何區分競爭對手與可能值得信賴的合作者,無疑有極大好處,無論目的是得到盟友、在群體中建立同盟,或是修復破裂的關係。(摘錄,文中插題為編者所加)

本文取自《科學人》雜誌2021年11月號,更多的內容歡迎閱讀《科學人》雜誌。相關訊息網址:sa.yli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