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寫作教室/如何處理文章核心—〈假如我有一座新冰箱〉解題步驟

聯合報寫作教室/如何處理文章核心—〈假如我有一座新冰箱〉解題步驟

聯合報寫作教室講師柯惠馨老師╱撰寫

寫作除了要頭尾有序,另一關鍵在:「如何處理文章核心問題?」。目前「國寫」引導式寫作,對「問題意識產生」與「處理問題能力」十分重視。

以今年學測國寫試題〈假如我有一座新冰箱〉為例,假設性的「問題意識」便可從自身對「引言範文」的理解,提出三層次的疑問設定:

一、如何提出自我問題意識?

二、如何發展素材【特殊性】與【深刻度】?

三、如何收斂、省思題旨與提出想法?

提出「問題意識」即題目引導的「美好生活」是什麼?以及「如何」透過冰箱呈現?每個人對美好生活想像不同,所形成的畫面也不同,諸如:失而復得的情感、持續擁有的滿足,甚至是回憶過往的甜蜜,都可以成為美好生活的縮影。

「發展素材」也是吸引讀者的要點。冰箱裡的什麼物品,才能符合美好生活的想像?而冰箱常見物品也呈現三個類項:

(一)「可見具體」物品(水果、蔬菜、飲料等)只是配角,不可成為主題,此類簡單素材,無法吸引讀者產生想像。

(二)「不可見抽象」情感(記憶、傷痛、情感等),符合了「美好生活」的詮釋!但,在鋪陳事件時必須將【細節切片】來解釋存放冰箱的理由,這即是「美好生活」的答案。

(三)「可見卻無理」物品(不可能放進冰箱的物品),是運用許榮哲「意外→轉彎→結局」故事原則進行書寫,例如:李儀婷在〈我的舅老爺〉文中,以冰箱放滿「信件」為素材,透過不可能出現在冰箱的「信件」拉出舅老爺對「隔海對岸」鄉愁的無力與回憶。如果將素材抽換成「手錶」、「發票」、「鞋子」甚至是「瓶裝雪」等,都可表達對逝去歲月的惋惜與想念,或是遙想未來的憧憬。

在提出素材解決問題後,就是「收斂想法」,例如:新冰箱存放的回憶,是對人事的不可遺忘,同時也透漏出念舊情懷;又或者新的冰箱代表著人生的新希望,讓人們心中充滿慰藉後繼續前行,走向祈禱中的里程碑。

相信只要試著將冰箱的實體概念虛化,透過想像力的延伸與奔馳,每個人都可以寫出獨一無二的代表作!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6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