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政治學

網紅政治學

文/管中祥

網際網路的出現,曾讓許多人對民主政治的發展充滿新的期待,特別是其匿名性、即時性、互動性等功能,讓人樂觀地以為將打破傳統媒體遭到少數人控制的局面,不僅改變傳統由上而下的決策方式,也能促成社會的多元發聲與對話,網路因此被視為民主社會重要的公共領域。

●年輕世代 更易參與政治

由於社群媒體演算法形成了同溫層效應,社會的對話溝通反而越來越少。雖然如此,網路卻也讓政府資訊更加透明,人民的意見更容易「上達天聽」。不僅增加了年輕世代參與政治的機會,也有「網紅」及臉書社團管理者選上議員的例子;另一方面,傳統政治人物為了拉近與新世代的距離,逐漸「網紅化」,除了有自己的推特、臉書、IG,也開始想方設法接近網紅,接受他們的訪問,甚至試圖成為網紅。

●類電視台 可以拉抬人氣

2018年台灣有81%的民眾使用社群媒體,臉書佔其中的99%。社群媒體是許多人獲取資訊的主要來源,不少網紅的訂閱數超過百萬,遠遠高過大部分的政治人物,甚至有網紅的粉絲人數超越總統及北、高市長。網紅頻道成了小型電視台,政治人物與網紅合作,不但能藉以拉抬人氣,也可以突破同溫層,接觸到對政治及新聞冷漠的一般民眾。

●透過直播 與民眾更親近

政治人物網紅化有幾個重要的特色:首先,打破傳統公領域與私領域的界限,我們看到的政治人物不再是嚴肅的螢幕形象,相反的,透過直播我們可以看到其日常生活的部分面貌,增加與民眾的親近性。

其次,不論是自成網紅或是依附網紅,政治人物減少了對傳統媒體的依賴,能即時與民眾互動,了解與回應民意,不少民意代表的臉書成了行動辦公室,快速解決選民的問題。

●互動頻繁 培養死忠粉絲

最後,由於互動頻繁、形象改造,因此有機會培養死忠粉絲,除了帶動風向,還能鞏固選票。

不過,並不是所有政治人物親近網紅或成為網紅都能得到好處,除了自身的實力,個別的人格特質與形象包裝,選民也會張大眼晴,關注其一舉一動。另一方面,身兼選民及閱聽人的我們,也要留意這種現象產生的媒體效應如何影響我們對公共事務的理解與判斷,才能破解網紅政治帶來的政治迷思。

●關注日多 變議題設定者

網紅政治的出現,不僅讓政治人物臉書成了微型電視台,其發布的訊息也比以往更容易吸引主流媒體報導,新聞機構甚至已有緊盯政治人物臉書發文的採訪路線,因此,這些臉書就成了議題設定者,帶起社會關注的議題方向,媒體若未能檢視言行,只是一昧跟進,反而成了傳聲筒。

進一步來看,網路打破了傳統政治公私領域的分界,呈現大量的日常生活花絮,網紅政治人物逐漸明星化,建立更龐大的死忠粉絲,社會的目光聚焦在他們刻意製造的形象,反而排擠了公共監督與公共討論。

●擦亮雙眼 了解線下作為

我們除了關注政治人物的「線上」形象,也要了解他們的「線下」作為,包括首長的施政、議員的問政是否專業與用心?說好的承諾是否說到作到?還是,只是透過網路散布有利形象的花絮與花招?這些都是身為粉絲或選民不該忽略的面向。在網紅政治的年代,選民除了成為粉絲,也應該發揮監督「偶像」的力量。

(作者為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台灣公民行動影音紀錄協會理事長。)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5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