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政治記者

淺談政治記者

文╱陳洧農

台灣政治活動蓬勃發展,政治記者如何養成?如何看待自身定位?

曾以〈解析九合一大選後的台灣政治〉系列評論獲卓越新聞獎的《上報》總主筆陳嘉宏,分享他22年新聞工作經驗中淬煉出的政治新聞教戰守則,《好讀》選摘部分內容。

大量閱讀 理解處理原則

想寫好政治評論,第一就是要大量閱讀媒體報紙。

陳嘉宏在大學時代就對政治新聞有興趣,因此投注大量時間讀報,當時的《中時》、《聯合》、《自立報系》自不待言,其他較小的報紙也會找來看。他說,了解報紙與新聞的脈絡之後,才知道為什麼同一則新聞在不同的報紙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以及背後的意涵。

二十幾年來陳嘉宏帶領過無數的實習生,他發現許多新聞系學生念到研究所,新聞稿卻寫不好。「寫新聞稿其實沒有什麼學問,就是多看、多寫、多比報。」他說,對有志於新聞事業或想提高媒體識讀能力的人來說,大量讀報是最基本的。

如何精進自己的新聞稿?以記者會為例,可以先抓出一個要點,寫一篇主稿,然後比較各家報紙處理方式的異同。經過幾次訓練,就能建立起對於新聞處理原則的理解。

先懂政治 才能評論政治

寫好政治評論的第二要件,就是修習政治學。對於權力運作、制度與政黨形成都要有所了解。如果可能的話,也要了解憲法,才能對現今政治體制的運作方式有更深刻的認識,包括行政院的職權為何?它與總統的關係又是什麼?在這樣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對政治進行解析,並且進一步發表評論。

第三點是,了解政治人物行事曆,這對於解讀政治人物行為或者政壇重大事件很重要。例如,國家或政黨在何時會進行什麼選舉,有意角逐的人應該在多久以前開始準備、佈局等等。對這些事有了基本的概念,面對政治人物的種種言論、行止,才不致有霧裡看花之感。

不同階段 政治評論不同

陳嘉宏將政治評論約略分為兩種:一種是價值性的,亦即對人物功過進行褒貶,或對事件之是非表達立場,這類政治評論涉及作者的態度與價值判斷;另一種是政治分析,也就是向人們解釋:這件事為何是如此?

然而,價值性的評論與政治分析並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例如之前引起熱議的「小明回台」議題,對政府而言不會只是單純的人權價值,也必然包含公衛考量,甚至是政策實行與否所影響的民意支持度等等。而不同階段會因為掌握資訊的多寡,導致可採取的選項也隨之增減,因此判斷標準經常是浮動的。有鑑於此,價值性的評論可能與政治分析的評論互滲、流動,這是處理政治評論值得注意之處。

承認立場 評論才更到位

我們常認為新聞工作者或是政治評論者要跟政治保持距離、不偏不倚、各方兼顧。但陳嘉宏說:「事實上完全不可能。」因為每個人的政治意見形成都其來有自,包括原生家庭、教育、朋友等;因此相較於「認為自己沒有立場」,願意承認自己的政治立場,才比較可能瞭解自己評論時採取的角度;意識到這一點,在評論立場與自己不同的人時尤其重要,能有助於理解對方之所以採取某些主張或行動的原因,讓自己的政治評論有相對公平的基礎。

陳嘉宏表示,當記者能完整、公平地寫政治新聞,政治人物才會願意和記者多溝通。在這樣的基礎上,記者對新聞的原貌會有更多元看法,進而能寫出一篇更完整、更有觀點的特稿,和政治人物也自然能維持某種程度的互動,這就是政治人物與政治記者建立關係的來源。

社群興起 更要寫出觀點

現今社群媒體發達,以往政治人物所想要傳達的訊息,都必須仰賴記者來與社會大眾溝通,但現在政治人物們已將社群網路視為傳達訊息的平台,記者作為溝通媒介的程度大幅降低。

但陳嘉宏認為,只要媒體還是有議題設定的能力,政治人物就會想辦法與媒體及記者打交道,因此盡管政治記者壟斷政治人物詮釋權的光景不在,但政治記者與政治人物之間的親近性還是比較高。

他也不諱言,有了素人政治評論者的競爭,政治記者對自己的本事就要有更多的要求,不只要會寫稿,更要能寫出「觀點」;除了要理解政治人物在想什麼,也要理解自己身為記者與政治人物間該有的界線。(全文可見《卓越新聞電子報》

口述╱《上報》總主筆陳嘉宏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58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