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練是醫師

我的教練是醫師

文╱記者林以君

藍慶中是宜蘭羅東的小鎮醫師,十年前起自學棒球,如今是社區型棒球隊「親子聯盟」教練,24個被他稱為「飼料雞」的少棒球員跟著他從後山打到西部,目前在全國各社區型少棒隊中戰績排名Top 5。

不需背景 但要找對學習方向

獨行十年,他證明了帶領基層棒球隊,不一定需要球員背景,但要找對學習方向及付出的角度。

長久以來,社區型球隊和傳統精英校隊相比,就是一個弱字。「人家是土雞(天天練習),我們是飼料雞。」藍醫師的球隊成軍十年已不是純吃素,這支只能利用周末練球4小時的球隊,常把正規軍打到冒冷汗。

假日練球 周六下午練4小時

很多人在問,他們怎麼做到的?

十年前,宜蘭羅東鎮家醫科醫師藍慶中45歲那年,他成立以假日練習為目標的「親子聯盟」社區型少棒隊。他的球隊每周僅有周六下午的4小時練習,十年有成,江湖上很多傳統棒球學校社團球隊已經不主動找藍醫師的球隊友誼賽了。

明明是社區球隊,卻常常讓對手差點輸球,傳統學校球隊和「親子」交手時的心情很彆扭。一旦輸給「親子」,這個標籤很難撕掉。

不請教練 社區球隊打出架勢

藍醫師說,「我們這種假日社區少棒隊,輸是應該;我們贏,對手面子會掛不住。」這支從不主動招生、不收費、不請教練、不租球場,而且每周只能在周六下午練球4小時的社區棒球隊,近兩年越來越頻繁地把傳統棒球學校社團球隊,或是正規校隊的二、三軍逼到比賽牆角,對手輕敵一不小心就成了親子聯盟的手下敗將。

傳統學校棒球隊輸給社區球隊,不是什麼光彩的事,一旦被親子聯盟咬住比數,也會派出一軍解圍。

藍醫師的球隊越來越有架勢,技術卻不穩定,需要更紮實的對戰機會。但不見得傳統球隊願意和他們打。他推測,實力比較強的那屆,許多比賽就被跳過,可能不想和他的球隊交手。

輸球會哭 不哭不在意才是問題

社區型棒球隊不就是「快樂就好」,幹嘛那麼認真?

藍醫師板起臉孔說:「當然不會只有『快樂就好』,輸球,孩子們哭得一塌糊塗。」他說,甲子園決賽落敗的球隊,哪隊不哭?「為什麼哭?因為付出了。」

態度嘻嘻哈哈的球隊,輸球是不會有人哭的,「不難過、不在意,才是問題。」球員哭著面對自己的不足,他問:「累了?要不要換人?」孩子又擰住眼淚,拎著手套跑回球場。

「我們的孩子,胖的胖、瘦小的瘦小,跑不快的就是跑不快。」藍慶中的球隊沒有「篩選」這兩字,若非特殊狀況,所有球員都要上場。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5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