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聞攝影獎「遭空襲的烏克蘭」獲大獎
馬洛列卡的《馬立波婦產科醫院遭遇空襲》,展現烏克蘭人活在恐懼之中。圖/美聯社

世界新聞攝影獎「遭空襲的烏克蘭」獲大獎

【文╱陳韻涵輯】

2023年度世界新聞攝影獎(World Press Photo)4月20日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揭曉,今年由《美聯社》攝影師馬洛列卡(Evgeniy Maloletka)在烏克蘭遭空襲的馬立波市斷垣殘壁中,拍下救難人員抬擔架運送受傷孕婦的照片,獲得年度世界新聞攝影獎。

世界新聞攝影獎是新聞業界最高榮譽之一,吸引來自127個國家共3752名參賽者角逐。評審從6萬多張作品中,根據目前第二年實施的新規則,依據地理位置畫分6個賽區,從中挑出24個獎項,再從這24個獎項中精選4個全球獎項。前述6個賽區分別是歐洲、亞洲、非洲、北美及中美洲、南美洲,以及東南亞及大洋洲,各賽區獎項3月29日率先公布,4月20日公布4個全球獎項,後者分別為年度攝影獎、年度故事獎、長期項目獎和開放形式獎,各獎聚焦不同新聞或民生議題。

●年度攝影╱捕捉到戰爭的可怕 展現出活在恐懼中

年度攝影獎(Photo of the Year)頒給《美聯社》攝影師馬洛列卡(Evgeniy Maloletka)在烏克蘭東南部戰略港市馬立波拍下的《馬立波婦產科醫院遭遇空襲》,圖中可見空襲過後的殘破街景,救難人員用擔架抬著32歲的孕婦卡里尼納(Iryna Kalinina),行經遭烽火蹂躪的公寓,樹木被炸彈引發的祝融燒得焦黑,遠處冒著黑煙。

卡里尼納躺在擔架上,用手捧著肚子。不幸的是,卡里尼納的寶寶胎死腹中,她的家人幫寶寶取名「米隆」(Miron),意思是「和平」。令人遺憾的是,卡里尼納產後半小時也撒手人寰。

馬洛列卡當時是仍留在馬立波記錄戰爭事件的少數記者之一,他說:「我們在馬立波遭入侵前1小時抵達現場,往後的20天,我們跟著醫護人員一起住在醫院的地下室,或跟平民窩居避難所,我們試圖展現烏克蘭人活在恐懼之中。」

評審團表示,「這張照片捕捉了戰爭的荒謬和可怕」,「精準呈現這一年的事件,也是俄羅斯軍方對烏克蘭平民犯下戰爭罪的證據」。

●年度故事╱少年賣腎的傷痕 阿富汗和平的代價

年度故事獎(Story of the Year)頒給與丹麥《政治報》合作的倫敦攝影社「Panos Pictures」攝影師尼森(Mads Nissen),《阿富汗和平的代價》系列圖片描繪了阿富汗遭神學士政權統治後的生活。

尼森的《阿富汗和平的代價》系列獲年度故事獎。圖/美聯社
尼森的《阿富汗和平的代價》系列獲年度故事獎。圖/美聯社

神學士掌控阿富汗後,該國經濟崩潰,就業機會缺乏,貧困情況更加嚴重,非法器官交易驟增。《阿富汗和平的代價》其中一張照片是15歲青少年艾哈邁德(Khalil Ahmad)的肖像,他家境貧困而被父母賣掉他的左腎,換取3500美元(約台幣9.3萬元)購買食物以餵飽家中11個孩子。艾哈邁德被拍攝時掀開衣服,肚子上明顯的手術疤痕,他空洞的眼神直視鏡頭,盡顯無奈。

●長期項目╱飽經風霜的水域 上下游搶水大戰

國際攝影社「VII Photo Agency」的亞美尼亞籍攝影師安努什‧巴巴詹陽(Anush Babajanyan)為「國家地理學會」拍攝的《飽經風霜的水域》圖輯,獲得長期項目獎(Long-Term Project Award)殊榮。

位於中亞內陸的塔吉克、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哈薩克長期為有限的水資源所苦,上游的塔吉克和吉爾吉斯依靠水力發電但冬季供電不足,下游的烏茲別克和哈薩克夏季則需要水灌溉農作。這四國都曾加入蘇聯,當年蘇聯政府會季節性的向下游國家收購化石燃料,換取上游國家放水。然而,蘇聯1991年解體,私有工業興起,政府採購燃料換水的政策終止,上游國家冬季放更多水發電,不僅自食夏季缺水灌溉的惡果,也造成下游國家淹水氾濫。

近年氣候變遷加劇,上下游國家的搶水大戰更激烈。吉爾吉斯有個村落因為興建堤壩而被淹沒,塔吉克的羅貢水壩訂2025年竣工。

巴巴詹陽說:「水串起了他們的生活,氣候變遷,居民生活也隨著適應而改變,而我希望捕捉這股強烈精神。」評審指出:「攝影師透過人們的多元關係和用水形式,描繪水資源缺乏、爭奪,以及各國人民的掙扎。」

●開放形式╱即將消失的漁村 村民為後代留存記憶

埃及攝影師馬赫迪(Mohamed Mahdy)的網頁形式作品《在這裡,門不認識我》獲得開放形式獎(Open format award)。

馬赫迪在埃及亞歷山大港的艾爾馬克斯漁村,拍攝海平面上升對當地居民的影響。這個漁村的幾代居民在馬赫穆迪亞運河沿岸生活,這條尼羅河支流開鑿而成的運河通往地中海。然而,埃及政府2020年強制撤離部分村民,老屋被拆毀,集體記憶和文化正快速消失。

馬赫迪的《在這裡,門不認識我》獲得開放形式獎。圖/世界新聞攝影獎官網
馬赫迪的《在這裡,門不認識我》獲得開放形式獎。圖/世界新聞攝影獎官網

馬赫迪利用老照片和自拍,引導村民寫信並為後代留存記憶。全球各地的人都能透過官方網站,寫信給該漁村的村民,為即將消逝的漁村留下紀錄。評審表示:「網頁攝影計畫運用各種工具來闡述這個漁村的獨特故事,透過影像、手稿、錄音、地圖和彩繪,讓出色的照片更有意義。」

●單張照片

其他獲獎的單張作品包括南非攝影師李-安‧歐威格(Lee-Ann Olwage)拍攝的《大遺忘》獲得非洲區單張照片獎,她的照片顯示「女巫營」的社區領袖蘇格里‧澤納布受認知障礙的影響,顯得健忘且神情迷茫。此外,《美聯社》攝影師馬雅‧萊文(Maya Levin)在耶路撒冷拍攝「半島電視台」攝影師夏琳‧阿布‧阿克利赫(Shireen Abu Akleh)喪禮的照片榮獲亞洲區單張照片獎。

巴巴詹陽的《飽經風霜的水域》講述一場搶水戰爭。圖/美聯社
巴巴詹陽的《飽經風霜的水域》講述一場搶水戰爭。圖/美聯社

【2023-05-01/聯合報/R10版/R11好讀周報新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