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寫作教室講師 許格佳老師/撰寫
對這些學生而言,寫作最困難的地方並非題目的閱讀理解,也不是文詞的修飾運用,而是素材的探尋發想。越是執著在題目上,焦急的想「湊」出「符合題意」的內容來,如此視野變得狹窄,反而難以發掘自己的人生經歷。
在教學現場,每當稿紙發下約莫半小時後,總會有些同學行雲流水的筆觸開始停頓,這時,只要靠近一看,往往就會發現紙上的文章,幾乎無一例外地停在第二、三段的交接處。對這些學生而言,寫作最困難的地方並非題目的閱讀理解,也不是文詞的修飾運用,而是素材的探尋發想。他們敏於思辨,長於表述,但卻缺少生活經驗,所以闡明了題意、說明完見解,然後到了要引入事例時,那流利的健筆就戛然而止了。
然而,在現代五光十色的生活裡,「經驗」又怎會匱乏呢?日常的點滴都是抒情表意的良好素材,只是越是聰明認真的孩子,越是容易執著在題目上,焦急的想「湊」出「符合題意」的內容來,如此視野變得狹窄,反而難以發掘自己的人生經歷。其實當寫作遇到瓶頸時,與其苦苦追求一個完美契合的事例,不如反過來,多審視幾個看似無關的經歷,為自己提供更多文章發展的方向。
關於經歷的審視,平常就可以用分門別類的方式蒐集,寫作時依類型逐項檢索便十分清晰。如「家庭互動」、「校園生活」、「出遊旅行」和「個人事蹟」等,即是四項較為基礎的類別,在其之下則能再依據相處的對象或當時的情境來細分,比如關於父母、手足、親戚甚至寵物的故事,便歸屬於家庭互動;和師長同學的相處、擔任班級幹部或小老師的經驗等,可以分類在校園生活裡;而拜訪親戚、體會鄉下或都市的生活等,就屬出遊旅行的範疇了;至於個人事蹟的部分,則不妨列入參加比賽、表演等特殊表現。以會考試題「未成功的物品展覽會」和「我想開一家這樣的店」為例,就可以在「個人事蹟」和「出遊旅行」項目的材料裡探尋。
所謂「落花水面皆文章」,並不是先有「文章」,才尋覓相應的花蕊與湖光,而是要在包含花朵和水紋的各種生活瑣細事物裡,品味、體會,才進而延伸開展。看著題目卻想不到素材時,試試換個角度,從素材開始發想,這樣一來,靈感自然會一一浮現。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674期
延伸閱讀:聯合報寫作教室/拓展選材新版圖(上)
中學生寫作練習好物:40週完整規劃寫作訓練,從生活情境取材、教師解析引導,一一擊破練習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