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年前生物痕跡 野柳、海科館看得到

千萬年前生物痕跡 野柳、海科館看得到

文╱記者游明煌

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系施路易老師團隊日前在野柳地質公園發現巨大生痕化石,這種生痕化石直徑2到3公分,長度超過2公尺,它像是一根轉了彎的L形管子,管口被特殊的羽毛狀構造包圍。與現代生物對比後,施路易老師團隊認為應該是由類似博比特蟲的古生物所造成的,並在遊客中心旁展示照片。

交通部觀光局北觀處表示,北海岸的野柳地質公園為沉積岩地形,除女王頭、俏皮公主等蕈狀岩,民眾可在地面發現海膽及生痕化石,近期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系施路易老師團隊於野柳地質公園發現巨大生痕化石,這種生痕化石直徑2到3公分,長度超過2公尺,它像是一根轉了彎的L形管子,管口被特殊的羽毛狀構造包圍。與現代生物對比後,施老師團隊認為應該是由類似博比特蟲的古生物所造成的。

北觀處說,博比特蟲會蟄伏在海床底下,將自己的身體埋藏在沙子裡等待獵物經過,Pennichnus formosae就是這種古生物生活的洞穴,岩石中也記錄了牠們捕食獵物所留下的痕跡。

北觀處指出,生物凡走過留下痕跡,例如蝦子挖洞穴、魟魚捕食獵物、螃蟹爬行、恐龍排泄物有跡可循,這些痕跡如果被保存下來並被我們發現,就稱之為「生痕化石」。這次要展示的「Pennichnus formosae」生痕化石。屬名Pennichnus是由penna(羽毛)和ichno(腳印)所組成,代表這個生痕化石有羽毛狀構造痕跡;種名formosa 的意思則是美麗的台灣。

台大與園方合辦「巨蟲遺跡─野柳生痕化石特展」,於遊客中心旁展示,活動免費。這次發現的生痕化石位野柳地質公園第三區未開放區域,為了讓民眾也能一睹生痕化石的風采,除了遊客中心旁現場展櫃的照片及模型外,園區也準備了VR影片,只要拿起手機掃描QRcode,就能跟著地質學家的角度,一起探索這個神秘的「生痕化石」。

園區也展示了許多有趣的化石與生痕化石,都是在「野柳地質公園」就能發現,像是海膽化石、魟魚覓食的生痕化石以及蝦子挖掘洞穴所留下的痕跡等,野柳地質公園除了有女王頭、豆腐岩等美麗的風化產物外,岩石中保留了許多兩千萬年前生物在此生活所留下的痕跡。相關資訊可參考北觀處、野柳地質公園官網。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周遭是海蝕平台地形,最近有民眾將一塊石頭送到館內請專家了解,石頭上面依稀可見小洞穴、爪痕、凹陷與小孔,研判是千萬年前生物存在的痕跡,證實是「生痕化石」。典藏組主任施彤煒說,因生物在鬆軟的泥地上爬行、挖掘、鑽探而製造出一些小痕跡,經過了千萬年後被凝固而形成。

海科館位基隆八斗子地區,周遭八斗子望幽谷海蝕平台地形,有一些雖然微小卻深具意義的地質現象「痕跡化石」,又稱「生痕化石」。在戶外館區看山看海時,可能與數萬年的化石相遇。

近期有民眾在海科館館區撿拾了一塊「痕跡化石」送到海科館找專家了解,海科館針對石頭上面依稀可見的小洞穴、爪痕、或隱隱約約的凹陷與小孔,研判是百萬、甚至千萬年前生物存在的痕跡。牠們因在鬆軟的泥地上爬行、挖掘、鑽探而製造出一些小痕跡,經過了千萬年之後被凝固而形成。

海科館研究典藏組主任施彤煒說,針對這石頭與圓柱的形成,研判早期可能是經由一隻小動物,假設是一隻小螃蟹不斷的在這砂地間行經,長久下下挖出一個穴道。這洞穴底土因慢慢凝固,形成了通道,在這個過程中,新沉積的細砂再一次填充進來,就形成這一支小砂柱。因為先後凝固過程的差異,所以質地就會不一樣。

施彤煒表示,海科館周圍岩層屬於北海岸著名的大寮層,這些距今2000萬的地層裡曾經生活著豐富的海洋生物,而這些洞穴、爪痕、足跡就正式這些生物造成的。但海岸與礁岩區具有危險性,不管是溼滑的地面、強勁的海風與海浪,都具有潛在的危險。

海科館長陳素芬說,到海科館參觀與走遊,不論館內的展館與戶外旳館區,都具有豐富與多元的資源和探索的學習,從化石中探索與了解問題,也是博物館海洋地質與地球科科學相關的教育活動。4月將有「億萬年的見證~海科館化石微特展」。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