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寫作教室講師 呂倩如老師╱撰寫】
若要數算歷來的古文名家,你會想起誰?審視他們的代表作,又會想到哪些特色?常有玩笑話說這些人總是又苦又窘迫的一群,「受貶謫」是其共同經驗,那麼,為何國文教材總愛選讀這些貶謫文學篇章?進一步細看,那些年遷客騷人的血淚,化作滿紙經典言,總有許多值得今人效仿、拉自己一把的智慧!
古代文人在政壇失意,自然歷經了生命低潮,而被貶謫又是政治上的弱勢者,他們不方便再評人論事,滿腹苦水憤懣卻仍無計消除,無盡「知否、知否」的慨嘆,只好藉著眼前的綠肥紅瘦、大千世界,用「總謂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這般筆法寫下來。
寫景寄志就是一種經典的手法。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遊記〉陳述自己遭貶至永州,內心惴慄不安,每每遊於山水之間,讓大自然像是一種安慰劑,自己卻又習以為常而略為無感。直到與西山初相遇,他趁著這股驚異,描寫在西山上俯瞰四周,「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藉著周圍景致的矮小,側面凸顯了西山的高峻。
除了側筆,文章更直指「然後知是山之特出,不與培塿為類」。當柳宗元感受到「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表面上大讚西山的卓越不凡,言下之意,也是暗諷了朝廷中那些小人如低矮小土丘,而自己的高潔品格才不與之同類。讓柳宗元在寫景的同時,順道一吐自己的傲氣。
另外,蘇軾在〈赤壁賦〉中水與月的辯證,也是藉景色為自己的思想開拓出一道活路。談到水,「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看見月,「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從「變」的觀點看事物,天地萬物每一瞬間都在改變,但若由「不變」的觀點,「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蘇軾悟出了自己的人生劇變在時間的恆河中也是種不變,如此一來,「而又何羨乎?」的釋懷激問,瞬間又暢快感倍增。
山水還是一樣的山水,受貶文人卻用託物寓志的筆法,超越了物象,寫出療癒的力量,於是心不再傾頹,展現了拉自己一把的轉念勁道。
【2023-08-21/聯合報/R15版/好讀周報萬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