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活動的幸福效應

團體活動的幸福效應

撰文╱札拉斯卡、翻譯╱李之年

除增歸屬感 也可提高忍痛程度

團體活動會增強我們的歸屬感,研究顯示,齊心協力可建立更強的社會連結,產生更大的幸福感。組隊划船、練舞、參加合唱團或單純同步輕敲手指,都可令人變得更寬宏大量,並提高對他人的信任感及容忍度,達到的效果常常是雜亂無序的活動所無可匹敵。同步活動甚至會提高個人忍受疼痛的程度,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研究同步性的心理學家西哈立表示,科學家才剛開始了解為何同步合作會使人心生如此大的親密感。這種現象產生的強大效應,乃源自神經激素、認知及知覺因素的交互作用。她說道:「是錯綜複雜的交互作用的產物。」亦有證據顯示,我們天生就有同步性,可能在演化過程經天擇而來,多半是因為同步性可讓我們一次與更多人產生連結,具有生存優勢。

動物也同步 促進正相社會效益

並不是唯獨人類才能同心協力──有些動物也會如此。舉例來說,瓶鼻海豚會成群共游,而某些種類的雄性螢火蟲會同步閃爍發亮。動物行為學家推論,就如人類一樣,動物的同步行為也會促進各種正向社會效益,例如吸引配偶。人類與其他動物不同之處在於,我們的同步性展現在形形色色的行為上:有些是經籌劃的活動,例如集體祈禱、合唱、閱兵和快閃活動;有些則是自發性的,像是演唱會表演結束時觀眾一齊拍手,或在公園散步的情侶步伐正巧一致。研究發現,倘若兩個人坐在相鄰的搖椅上,會不由自主開始同步搖前搖後。科學家認為同步性出自於自己與隊友的親密無間,而心理學實驗證明這類同步行為的確會增進群體情感。

在英國一項研究中,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把年幼學童分成兩組,一組穿上橘色背心,另一組穿上綠色背心。如此裝扮會引發孩童分裂成小團體,然而,研究人員請兩組孩童一齊跳舞,相較於同樣分組、各自跳舞的孩童,一齊跳完舞後的綠組和橘組孩童彼此更親近,玩起來也更熟絡。

與少數民族同步 可以減少偏見

不只是孩童遊戲如此。匈牙利研究人員進行一連串實驗發現,與少數民族人士同步走路可減少偏見,研究結果於2019年發表。在匈牙利對吉普賽人的負面刻板印象屢見不鮮。當研究人員請非吉普賽人的受試者以詞彙描述圖片中身穿傳統服飾的吉普賽人時,受試者通常會選擇較負面的詞彙;而同組受試者若看身穿傳統服飾的匈牙利人的圖片時,則會選用較正面的詞彙。接著,研究人員請非吉普賽人的受試者和吉普賽人身分的受試者繞著大房間行走,彼此同步或非同步。事後研究人員詢問非吉普賽人的受試者對吉普賽人的感受,同步行走的受試者表示覺得較有親切感,並想再度見到同伴。

同步性在某些情況下,似乎的確會淡化偏見,其中一個可能原因是,同步性會讓我們更喜歡彼此。2009年一篇刊登於《社會認知》的研究中,受試者跟著節拍器的節奏輕敲手指,有時研究人員也會在一旁跟著節奏敲或胡亂敲。研究結果顯示,與研究人員同一節奏敲手指的受試者,事後通常比較會表示對研究人員有好感。

這些親切感會轉化成對他人較正面的行為。2017年發表於《基礎與應用社會心理學》的一連串實驗中,研究人員把受試者分為六人一組,每組再分為三人小組。組員短暫協力進行團體活動後,研究人員以組內獎勵分錢的不同情境測試受試者,詢問他們會拿錢獎勵誰。如果實驗中只和三人小組成員一起同步輕敲手指,受試者就會比較願意把錢給小組成員。但若是兩個三人小組一起同步輕敲手指,短暫形成六人組的話,那麼受試者比較可能會把錢給其他五名成員。若受試者無同步輕敲手指,則不會把錢給其他成員。

同步能自他模糊 行動融為一體

神經心理學家以一個費解的詞彙解釋同步性如何使人團結起來:自他模糊(self-other blurring)。丹麥科技大學認知神經科學家孔瓦林卡說:「同步性會模糊自我與他人的界線。當我們熟悉他人行動後,無論有意或無意,我們都會把他人的行動和我們自己的行動融為一體。」

(摘錄,文中插題為編者所加)


本文取自《科學人》雜誌2021年2月號,更多的內容歡迎閱讀《科學人》雜誌。相關訊息網址:sa.yli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