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寫作教室/有一種親情叫做「拼」

聯合報寫作教室/有一種親情叫做「拼」

作家張日郡╱撰寫

選個字,你會選哪一個字來代表過去、現在、未來,甚至是你自己?

台灣這幾年興起「年度代表字大選」,我化用類似的概念來做為一堂教學活動的軸心,畢竟以寫作來說,我們的過去、現在、未來總是千言萬語也千頭萬緒,何不倒轉想法,以一字代之?

以字數言,《康熙字典》所收錄的文字約有四萬七千字,若算異體字的話,台灣《異體字字典》則達十萬之數,雖然我們生活常用的不過四、五千字,然而得再從這四、五千字中,選出一個代表字,亦非易事。

我曾請七年級的同學思考,自小學畢業升上七年級的這一年,會運用哪一個字來代表?這其實考驗著他們兩種能力,一是對自己這一年人、事、時、地、物重新的梳理、汰除與鏈結,二是他們對於中文單字的聯想、定義與評價。四、五千字中,只能選一個,本就是對自己人生「畫好重點」、標定「關鍵字」的思考訓練。

以結果論,大部分同學的書寫或思考慣性,注意(或擷取到老師命題的訊息)的是國小畢業進入國中這樣的轉折歷程,於是有「升」、「轉」、「變」(事件),甚至還有「悲」、「痛」、「苦」(感受)。這些內容均四平八穩,但要在取材相同的文章中突出也不易。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位同學選了「拼」,初看以為又與「升學」相關,孰不知「拼」非拼命讀書之拼,而是拼圖之意。文章內容闡述母親在他小學畢業時,送了一盒「空白」的拼圖給他,而他選在母親九月生日那天,又將這盒「加工」後的拼圖送給母親──下一次上課時,我跟他說我讀完非常的感動。

母親雖未附上說明,實則希望其兒能「拼」出自己的未來。其兒加工的內容,便是將空白的拼圖正面,畫上母親、哥哥和他三個人,接著在背面寫上一封給身兼父職的母親的感謝信。我能想像他的母親是如何一塊一塊將家完整的拼出來,更別提那份再怎麼拼也不見得能拼得到的兒子的感恩。讓我理解原來也有那麼一種愛,叫做「拼」。

「拼」字穿梭於名詞與動詞之間、穿梭於家人之間、也穿梭於一個老師、學生和一個代表字之間。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57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