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管中祥
不久前,多家媒體報導了一則詐領保險金的新聞,由於同一家族有多位成員涉案,再加上涉案者是原住民,這些媒體的標題便不約而同出現「原住民家族詐領保險金⋯⋯」、「原住民家族裝病詐保⋯⋯」等字眼,強調詐領者的身份是「原住民家族」。
紀錄片導演馬躍.比吼在臉書批評:都快要2019,怎麼還會犯這樣的錯?犯罪的人有可能是任何族群,但是這則報導,加了原住民是不需要的,雖然他是原住民,但這不是原住民都會這樣,這樣的標籤,只是加強了負面刻板印象,犯錯的媒體請練習「認真道歉一次」。
這其實不是台灣媒體第一次出現這樣的現象,只是如馬躍所說,在2018年末,還出現這樣的標題有點讓人匪夷所思。
20年前有則新聞,有兩個小偷跑到人家家裡偷東西,住在屋子裡的人擔心財物受損,合力捍衛家園,卻過度防衛打死小偷,隔天的報紙出現了「兩盜劫民宅 遭三原住民砍死」、「惡客臨門 雅美三兄弟反抗 混亂中砍死雙盜」的新聞標題。
打死盜匪是來自正當防衛的意外?還是「種族」因素造成?如果和種族無關,為什麼要特別強調種族身份?為什麼在台灣同樣是犯罪新聞,卻不會看到諸如「兩盜劫民宅 遭三『漢人』砍死」的標題?為什麼「原住民族」的身份在媒體中會被特別標示,而「漢人」卻不會?難道殺人的都是原住民,沒有漢人?
報導中會強化某種身份,大多是因為這樣的身份較為特殊,與眾不同,所以會特別強調。例如,一樣是在美國大聯盟出賽的選手,如果表現不錯,而且又是台灣人,我們會特別稱他為「台灣之光」。但這種身份的強化,也可能因為是要區分「我」跟「你」之間的不同,區隔「我群」與「他者」的差別,而在有意無意間強調了某些字眼。
例如,前頭提到小偷侵入民宅因為主人自我保護而被擊斃的事件,如果是原住民族電視台播出的新聞,恐怕不會出現「兩盜劫民宅 遭三原住民砍死」這樣的標題,因為原民台的記者基於族群身份,會敏感地意識標題的偏見,自然不會犯下同樣的錯誤。
但類似的標題為什麼卻會出現在以漢人為主的編輯台呢?原因之一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或主流文化仍是以漢人為主體的思維,原住民族仍只是被區隔呈現的「他者」,是具有「特殊」身份的群體。但下這樣的標題是故意的嗎?未必,有時候只是習慣性地反應出潛藏的文化價值、社會中未被戳破的區隔與歧視,不過,不是故意的,反而更可怕。
標示特定的身份有時是為了方便辨認,但這樣的報導不但會以偏概全、模糊事件焦點,同時也汙名化特定群體,強化社會的刻版印象,並且簡化了我們認識世界的思維。社會中雖然有不同的群體,但群體中的每個個體都是獨特的,未必能把個體問題歸因到整體,也不要因整體的印象而忽略個別的差異。面對媒體的汙名化報導,我們要撥開刻板印象的迷霧,識讀媒體,就事論事;或者試著換位思考,想想如果你是被特別標示的群體,會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
(作者為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台灣公民行動影音紀錄協會理事長。)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49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