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看病 寧上社群媒體也不找醫師
短影音受時下青少年歡迎,但也衍生不少問題。照片左起分別為TikTok、Instagram、Youtube、Snapchat。圖/取自網路

青少年看病 寧上社群媒體也不找醫師

【文╱陳韻涵輯】

愈來愈多青少年透過社群媒體與短影音的內容,自我診斷心理疾病,而演算法則會不斷顯示和推薦類似內容給使用者,讓青少年產生自我認同且對此深信不疑而難以自拔。家長、教職員與專業醫療人士擔心,青少年可能誤判、誤信甚至採納未對症下藥的治療方式,進而實際影響身心健康。

艾琳‧柯爾曼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她14歲的女兒透過社群媒體和短影音應用程式,搜索關於心理健康診斷的影片,隨著瀏覽時間拉長和接收相關資訊量的增加,她逐漸認同她所看到的數位內容,確信自己也罹患相同的疾病,諸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憂鬱症、自閉症譜系障礙(俗稱自閉症)、潔癖和陌生環境恐懼症。

柯爾曼說:「女兒每個星期都會提出一個新診斷,她只要在別人身上看到自己的一點影子,就會產生同病相憐的情緒。」

柯爾曼帶著女兒就醫後,經過一連串身心健康檢查,確認她罹患的是焦慮症且病情嚴重,而這位青少女自我診斷的眾多疾病全是杞人憂天。柯爾曼稍微鬆一口氣,但讓她苦惱的是,女兒深信自我診斷,而非醫生的專業判斷。

●反覆瀏覽助長演算法 愈看愈多反難以自拔

社群媒體近年迅速崛起與普及,其中不乏吸引年輕使用者點閱、觀看的有害內容,危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愈來愈多的青少年透過社群媒體尋求心理健康的指引、資源和支持,這股趨勢之強烈,讓家長、醫師、治療師和學校的心理輔導員備感震驚。

不少青少年追蹤討論心理健康狀態、症狀及治療方法的影音創作者,另有人反覆瀏覽列出疾病常見症狀的貼文,藉此確認自己是否與「診斷」相符。社群媒體的演算法不斷推薦類似影片和貼文給使用者,讓部分使用者陷入漩渦難以自拔。

參考網路資訊初步自我評估是否生病,這是早在社群媒體普及前就有的情況,其優點是協助人們獲取相關健康資訊,確認掛號科別,並能幫助患者降低孤獨感受。不過,家長和醫療人員擔心,錯誤的自我診斷和社會標籤,可能讓部分青少年的行為變本加厲,甚至影響現實生活中的專業醫療效果。就像前述柯爾曼女兒的案例,即便看了真正的醫生,她也不相信專業判斷,須由旁人煞費苦心說服她。更慘的是,少數人可能做了錯誤的自我診斷並到藥局購買成藥服用,進而導致無病服藥引發副作用甚至誘發其他疾病的情況。

●討拍加標籤分享上傳 圖文影音傳播更廣泛

無獨有偶,今年初發表於《綜合精神病學》期刊上的研究引述精神科醫生和兒科醫生的觀察指出,愈來愈多青少年和兒童透過社群媒體自我診斷妥瑞症(Tourette syndrome)等神經系統疾病,以及多種人格障礙。

多倫多大學精神病學系的霍爾蒂根(John Haltigan)等三名加拿大學者的研究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和澳洲的許多報告指出,青少年的「功能性抽動行為」(functional tic-like behaviours)增加,這與社群媒體上關於妥瑞症及抽動症狀的內容增加有所關連。

妥瑞症是一種複雜的疾病,其特徵是重複、突然且不自主的動作或發出聲音,這些動作或聲音被稱作抽動(tics)。但前述研究指出,絕大多數青少年告訴醫生的「功能性抽動行為」與典型的妥瑞症症狀並不相同。

英國《衛報》報導,許多就診青少年在童年後期出現抽動現象,主要影響上肢,涉及「手臂和手部的複雜動作,包括鼓掌、手語、投擲物體、敲擊自己的頭部、胸部或大腿,或是打人」。看診的青少年也有人出現不自主的聲音抽動現象,包括不自主的說出單字、片語或髒話。然而,真正的妥瑞症病患只有不到15%的人會出現這些症狀。

許多青少年在社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抽動行為,並透過熱門主題標籤,讓圖文影音傳播得更加廣泛。未參與前述研究的澳洲墨爾本大學青年心理精神研究中心主任麥格瑞(Pat McGory)表示,部分青少年可能透過社群媒體分享自己的感受、試圖尋求幫助,或是討拍、取暖求認同。他指出,青少年上網搜尋資料和求助的情況,可能與當地的醫療和健保系統不夠完善有關係,這些承受精神磨難的青少年可能因為現實因素或物質條件而無法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因此轉而上網自力救濟。

除了抽動行為之外,俗稱多重人格障礙或人格分裂的「解離性身分障礙」(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醫療紀錄和社群資訊也出現互成正比成長的現象。解離症(dissociation)是重大創傷後的心理障礙與防衛機制,臨床表現包括失憶、自我感與現實感喪失、身分認同混淆與轉變。

●自我診斷已先入為主 新冠期間情況更普遍

美國堪薩斯州青少年與兒科醫師密瑙爾(Larry Mitnaul)表示,他在社群媒體貼文中,看到青少年自我診斷的數量驟增。他說:「青少年來到診間,他們對自己的自我診斷已有強烈看法,當我問他們如何得出這樣的結論時,他們通常會回答在網路上,尤其是社群媒體看到或搜尋過相關內容。」

密瑙爾表示,以前青少年來看診會訴說症狀,但患者心裡並無特定的診斷或標籤,而這種情況在2021年發生重大轉變,而目前青少年最常見的自我診斷包括過動症、自閉症和解離症。他解釋,青少年正經歷青春期,可能出現較強烈的情緒起伏,會讓他們心煩意亂並影響各種價值認同,「但這並不一定代表罹患罕見的情緒障礙疾病,如果真的生病則會產生嚴重後果,需要介入治療」。

【2023-07-31/聯合報/R10版/R11好讀周報新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