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左右著我們的生活,早餐吃什麼?走哪一條路上學?……多數的選擇結果,背後都經歷思考。結果也許重要,但選擇過程中考慮的條件與理由其實才是導向結果的重要關鍵。例如:上學快遲到了,你要選擇什麼方式到學校?一、走捷徑小巷,雖然縮短到校時間,但暗巷環境髒亂。二、搭乘公車,雖然比走路快,但可能遇到塞車。最後你選擇搭乘公車,理由其一是比走路快,其二是遲到可以用塞車的名義求情。搭乘公車是結果,但是選擇搭乘公車的兩項理由成了說服自己走向結果的重要依據。
帶著以上選擇的概念翻開國寫知性題的題目,110年:「你會支持開放『經驗機器』這樣的機器上市嗎?請闡明自己的意見。」109年:「玩具對你而言,較偏向『玩物喪志』或『玩物養志』?請就你的成長經驗,說明你的看法。」題目中皆帶有兩個選項,並且要求考生表述自己的選擇。如文章開頭的舉例,選擇理由便是你要書寫的重點,唯一不同的是,選擇上學路線只要說服自己,但是國寫作答時還需思考寫出來的答案能否說服閱卷老師。
有效的說服內容需要言之成理,理由合理。此外,在討論時描述問題內容也是重要的一環,一般稱為「論題」,能讓討論更快聚焦。我們以110年的題目作為例子:「你會支持開放『經驗機器』這樣的機器上市嗎?」顯然其中選項有「支持經驗機器上市」與「不支持經驗機器上市」。首先讀完題目後,要先選擇自己是持贊同或是反對立場,接著說明為何選此立場的理由,最後再次確認題目問題,並在文章首段陳述論題。
【2022-12-26/聯合報/R15版/好讀周報環保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