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5成青少年  環保行動力不足

逾5成青少年 環保行動力不足

文╱記者潘乃欣

金車文教基金會日前發表調查,9成青少年不知台灣能源大量依賴進口。而且近9成青少年害怕氣候變遷對環境造成威脅,最擔憂的氣候傷害,分別是海平面上升、糧食短缺和高傳染病。他們了解環境議題的主要管道,老師講授占(57.6%),其次為媒體新聞(43.8%)。

景新國小老師林鴻泰說,環保教學可按照學生年齡階段做調整,中年級先累積學習經驗,到高年級探討氣候變遷等艱深議題時,孩子較容易結合過去生活及成功經驗,產生感同身受的情懷,未來能更投入進行環保行動或推廣相關議題。

這項調查發現,9成青少年不知台灣能源大量依賴進口,108課綱將環境教育列為重要議題,學校應強化氣候變遷知識基礎,讓學生關心環境議題,採取實際行動。

基金會的調查同時發現,餐飲限塑政策上路一年,不到4成青少年會自備環保餐具(38.7%),只有兩成會隨時自備吸管(20.3%)。青少年隨年紀增長,環保行動力卻越低落,7成國小生會自備環保餐具,但只有5成6高中職生會自備。

調查指出,一萬名受訪高中以下學生中,青少年最常執行的節能行動為隨手關燈(57.7%)和多走路(41.8%)。減碳行動以珍惜食物(40.5%)及垃圾分類(27.6%)較容易落實。青少年難執行節能減碳原因,主要是沒養成習慣(52.7%)、總是忘記(51.4%)及不知從何做起(29.9%)。

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王順美說,學生可能知道很多環保行為或技能,但大部分為抽象概念,真正遇到要落實情境,卻不知道要如何做,教育過程應多給學生練習機會,可以藉由叮嚀小貼紙或旁人叮嚀建立慣性。

這項項調查今年3月針對全台國小、國中及高中職學校調查,總共回收網路問卷8153份、紙本問卷2426份,有效問卷共計1萬579份,在信心水準97%下,有正負3%以下的抽樣誤差。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56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