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好讀」成為一種日常

讓「好讀」成為一種日常

文/張日郡 聯合報寫作教師

  當您閱讀到《好讀周報》時,您會如何「唸」這裡頭的「好」?

  我們都曉得「閱讀」的重要性,尤其是108課綱上路,孩子們要培養的是能面對未來挑戰的核心素養──知識、能力與態度──然而,「素養」不像學騎單車,會了就不須再學。「素養」,來自於日常生活無形的累積。

  曾有朋友告訴我,要在外國某些公司工作,需要面試二次。第一次考驗你的專業能力,據他說,這點台灣的孩子多半能過關。但,接下來常常會卡在第二關,而第二關的面試者並非主管,而是未來的同事。那「考」什麼呢?朋友說,「考」的是跟專業無關的其他領域。例如對藝術、電影或音樂是否有涉獵?對自然、科技的看法,甚至怎麼「生活」?真難,我說。

  的確,第一關通常只佔我們人生的一部分。難的都在於生活,真實的生活。所以第二關,要呈現是面試者的日常,也是生命/生活的素養。基於一個教學者、閱讀者的立場,若要打開通往古今、中外、跨域的窗口,還得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我認為《好讀周報》自是結合兩者、培養核心素養的最佳選擇之一,尤其《好讀周報》推出的「好讀VIP家用自學服務」,可幫助訂閱者在任何時間、地點,都能(一再)召喚老師為跨領域的議題,用淺顯易懂的方式線上講解,是故為「好讀」。

  讀到《好讀周報》的「好」仍是不夠。我總期望孩子能「好」(ㄏㄠˋ),那來自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的名句「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好者,讓孩子喜歡閱讀,渴望閱讀,讓跨域思考成為日常,自然而然的成就生活的美感,或許這才是《好讀周報》的雙關語。

「好讀VIP家用自學服務」詳情請見:https://udncollege.udn.com/gr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