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成常態 環保女孩盼減碳排

極端氣候成常態 環保女孩盼減碳排

文╱編譯馮克芸

兩年前在聯合國氣候峰會上怒瞪美國總統川普且發表演說的瑞典環保女孩童貝里(Greta Thunberg),上周乘火車扺達本屆峰會地點格拉斯哥,除受到支持者簇擁,還有大批警力戒護。這一回,她未正式受邀與會,而是上萬名示威者之一。脫去16歲的稚氣,如今18歲的童貝里傳遞了什麼不一樣的訊息?

●譴責領導人 「偷走我的夢想」

在鼓吹世人致力解決氣候變遷問題上,童貝里堪稱是「巨星」,尤其可代表年輕世代心聲。16歲的她曾強烈譴責世界領導人「用空洞的語言偷走我的夢想和童年」,且說領袖們的選擇讓新世代遭殃,「我們絕不原諒」。

●未獲邀COP26 「有人害怕難堪」 

但在格拉斯哥舉行的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上,童貝里竟然未正式獲邀參加。

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被問到為何未獲邀,她沉穩地說,問題不是她個人,而是「許多人可能害怕邀了太多『激進』的年輕人,讓他們難堪」。

她接著指出,氣候峰會需有更多來自所謂「全球南方」(Global South)的代表,也就是最受氣候變遷影響的人及區域。「當某個國家派出許多代表,另一國代表卻非常少,這是不公平的,這就製造出一種不均衡,而這場危機的核心,就是氣候正義」。

●不指望體制 「沒穿衣的國王」 

童貝里理解,她對氣候危機的訴求和行動,被不少人視為「激進」,令人不安,也不受歡迎。她先前在受訪時說,氣候危機無法靠當下的政治及經濟體系來解決,這不是她的個人意見,而是事實;有媒體報導,她已不指望政治人物了,每一個政治人物都像是「沒穿衣的國王」。

這表示18歲的童貝里因看清事實而絕望了嗎?套句她自己的話,「黑暗中仍有希望」。

●面對不作為 「憤怒就是回應」

童貝里近幾周在英國參加的示威活動,曾有擋路情況,BBC在訪問中問到這項抗議策略,她說,面對各國政府在氣候議題上的不作為,有時憤怒就是正確回應,只要沒有人受傷,「偶爾你得激怒一些人」。

她認為,現階段需廣泛接觸那些要求改變的人,而更有效達成此目標的辦法是上街抗議,而非從體制內做起。在被問到她是否將競選公職時,童貝里說,她曾考慮過這種可能性,但答案是不,至少現在不選。

童貝里上月在斯德哥爾摩一場為氣候而辦的演唱會中說,COP26「不會帶來什麼大改變」。而如果COP26果真未達協議,那也並非全然失敗,「我們一定可以防止事態變得更糟,只要竭盡所能,從來不晚」。

●她的訴求╱提倡氣候正義 「全球北方」減碳排

童貝里上周向全球媒體發了一封公開信,說明記者在報導各種森林野火、旱災水災等環境災難之餘,也必須報導三件基本議題,以扭轉當前因應氣候變遷的失敗。這是童貝里的深入思考:

●時間不多了。目前的科學顯示,若以當下的碳排速度,地球維持在增溫攝氏1.5度之內的「碳預算」,即全球可排放溫室氣體的額度,會在2030年之前用完。

●整體思考。在考量僅存的碳預算時,需得納入計算所有國家的碳排,不應放過高收入國家及碳排大戶。

●氣候正義。如今製造最少氣候危機的人,受苦的程度卻是最嚴重,「全球南方」的遭遇值得關注,以歐美等已開發國家為首的「全球北方」,有責任以更迅速的行動減少碳排。

童貝里說,把地球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在理論上是可能的」,就看我們是否希望它發生。她說,回顧歷史,人類社會曾有許多史無前例的巨大變化,因此改變是可能的。未來幾天在格拉斯哥,童貝里將參加一場由她創辦的氣候運動「周五護未來」(Fridays for Future)主辦的示威,還將在其他抗議活動中演說。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6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