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志鴻
●靜電的觸電 麻一下 電流的觸電 持續麻
認識電學先從靜電開始,讓電荷靜止不動,研究電荷在靜止狀態下的基本概念,從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靜電現象開始觸發動機。我發現孩子們對靜電的觸電和電流的觸電分不清楚,甚至很多孩子不曾有過觸電的經驗。靜電的觸電是麻一下,只有瞬間流過全身的痛覺及驚嚇;但電流的觸電,會一直麻下去,除非和電源分開,否則觸電的感覺不會消失。
講到觸電的經驗,我和孩子們分享了一段小時候頑皮的故事。
小學的時候,我在草叢裡捕獲了一隻霸王級的蝗蟲,大約有我小時候的手掌那麼大隻,鄰居小朋友也補獲很多隻蝗蟲,但就沒有我這隻雄偉巨大,大家都露出羨慕的眼神,看著我的霸王,這隻巨大的蝗蟲給我掙足了面子,尤其牠飛起來發出響亮的啪——啪——啪——,和鳥類振翅的聲響差不多。
霸王只在我的手裡活了兩天就過世了,拆下牠粗壯的後腿,我想到讓這肢腿通過電流,應該會像玩具一樣動起來!所以,就把那條腿插到牆壁上的插座,其實插座有一孔是有電的活線,而另一孔是沒電的地線,我剛好挑中了有電的那一孔,把霸王的腿插進去,霸王的腿沒跳,而是我一直跳……,這是我第一次觸電經驗,而我再也沒有勇氣把霸王的腿拿下來,那條腿就一直插在插座上。
小明到我家來玩,他知道我有一隻霸王,想看一下霸王,我會指向插座說:牠在那裡!小明以為我把霸王養在牆壁的電盒裡面,只有一條腿露出來,不免好奇去碰那條腿,碰了那條腿就觸電了!表情是驚嚇後大叫,然後哈哈大笑……,小明離開後,小強來玩過、再來大華也來,各個都讓我試驗了一遍,屢試不爽,表情都是驚嚇後大叫,然後又哈哈大笑!要他們幫我取出那條腿,每個人都跟我一樣,沒有勇氣再被電一次,後來大人發現了這個惡作劇,拿來有絕緣保護的尖嘴鉗拔了霸王的腿。
●庫侖 電量的實用單位 電流 每秒通過的電量
助孩子類比電的性質,第一個遇到的電學基本觀念是電量:電荷的數量。我會強調:當你遇到不懂的電學專有名稱,把「電」字換成「水」,就很容易理解。
譬如電量就用水量來類比,我們怎麼測量水量呢?可以拿量筒來量水量,看看水的體積有多少c.c.,這稱為水的實用單位,也是實驗室裡最常用來測量水量的方法。水有最小單位「水分子」,又稱為自然單位,是自然界使用的單位,如果我們再把水分子拆開會得到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此時水失去了水的特質。日常生活中,我們喝了一口水,不會說喝進了幾個水分子,這樣溝通起來很不方便,就好像拿牙刷去刷操場一樣,自找麻煩。只有考試的時候才會這樣問:18公克的水有幾個水分子。基本上,在實驗室裡的測量,不會用到多少個水分子的計算。
電量也是一樣,實用單位是庫侖(C),在實驗室可以用儀器測量出來,也有最小單位,稱為一個基本電荷,是一個電子或質子所帶的電量,一個基本電荷的電量是16×(10的19次方)庫侖,我們記作:1e-=-1.6×(10的19次方)C。這是學習電學第一個要了解的基本概念。
接著我們讓電量流動起來,形成電流。我們先用水流動起來,學習如何測量水流。如果我打開水龍頭,讓水流出來,要如何測量水流量的大小呢?你需要什麼儀器來幫忙測量呢?讓孩子們思考一下。
把水龍頭打開時,就要開始計時,所以需要碼錶,用來計時。譬如計時1分鐘,看有多少水流出來,要量多少水,就用量筒來測量流出多少c.c.的水量,如果量出1200c.c.的水,我們可以說水流為「每秒流出20c.c.」的水,如此可以寫出水流的公式:水流=水量/時間
換成電量,只需要把水改成電即可:電流=電量/時間⇨I=Q/t
電流可以作這樣的定義:每秒通過導體某截面的電量有多少。
寫出電流公式後,一定要注意表一表格。在初等實驗室裡使用的電流大小,很少超過1A的,所以我們會用毫安培(mA)。1mA=1/1000A
●電擊傷害 取決因素多 電流強度 影響最直接
電流對人體造成傷害的程度取決於多個因素,包括電流的大小(強度)、通過身體的路徑、持續時間以及個體的生理狀態。一般而言,電流的強度是最直接影響傷害程度的因素。
表二是一些一般性的參考值。需要注意的是,個體差異和生理狀態也會影響對電流的敏感度。某些人可能對相同強度的電流更敏感,而有些人可能相對較不敏感。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盡量避免電擊,因為即使微弱的電流也可能對特定人群造成嚴重的後果。
平均來講,人體的電阻大約10,000歐姆,若人體要通過20mA電流,電壓大約需要V=IR=20×10-3×10,000=200伏特。難怪小時候碰到插在插座孔的霸王斷腿,會有強烈的麻痺感,還不至於喪命,但如果是接冷氣用的220伏特,觸電就有生命危險。
●電子漂移速率很慢 電流為何速度飛快
再來談談電流的方向,電流的方向定義為正電荷移動的方向,所以由電池正極出發,經外電路到達電池的負極,再經內電路回到電池正極,形成封閉的迴路。
敏銳的孩子會舉手發問:正電荷不會移動耶!這樣的定義有問題。
的確!這是電學基礎的危機。當年湯木生發現電子時,電學的基礎已經建構完成,並沒有出現明顯的問題!而且電子在導體裡漂移的速率很慢,每秒只有前進幾公分而己,怎麼可能造成電流的流速接近光速呢?
我接著示範給孩子們看看電流和電子流的關係,我會挑選一排的同學:同學是電子,可以移動,座位是原子核,正電不能移動。
我請第一位同學離開座位和我站在一起:大家看看正電出現在第一個位置了!接著,我要第二位到最後一位同學一起站起來,向前移動一個座位再坐下,空位馬上跑到最後一個座位。看吧!同學向前進,空位會向後面跑,每個同學只要移動一個位置,空位會移動好幾個位置。
大家想想看,如果我們把這排同學排得很長很長,從這裡排到美國,玩相同的遊戲,換老師舉旗子,只要看到老師的旗子舉起來,每位同學就要向前走一個位置,這樣空位就瞬間跑到美國去了,代表正電的電流就到達美國了。
其實這個速度有極限,因為同學要看到老師舉旗子的動作,才開始前進,舉旗的動作是以光速傳播出去的,所以電流的速度是接近光速,但比光速小一點。電流和電子流的方向相反,電子漂移的速率慢,但造成的電流速度非常快,孩子們能理解這樣的類比,但要他們下結論:為什麼會這樣呢?孩子們能了解,却表達不出來。我會告訴他們,這是因為電子幾乎同時往同一個方向移動,就能造成這種效果。
●所有彈珠同向移動 造成瞬間移動假象
當年我讀國中時,我的化學老師就提出另一個例子來說明這種現象:
如果有一條裝滿彈珠的橡皮水管,橡皮水管的口徑剛好可以容納一顆彈珠的直徑,橡皮水管從地球延伸到月球,水管裡頭塞滿了一顆接著一顆的彈珠。當我在地球這端的水管用力擠進去一顆彈珠,在月球那一端馬上就有一顆彈珠掉出來。感覺起來,彈珠移動得很快,因為彈珠長得一模一樣,我們分辨不出兩顆彈珠的差異,但兩者並非是同一顆彈珠,只要所有彈珠同時往同一個方向移動,就能達成彈珠好像瞬間移動的效果。
最後,還是要跟孩子們強調,這是我們理解自然界的簡單模型,並非真實的情況,電子在導體內的漂移,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這麼簡單!就像昆德拉寫的一樣:「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7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