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尼莫 翻譯╱林慧珍
眼睛是距今5億多年前首度演化出來,正好在稱為寒武紀大爆發的生物多樣性大躍進時期之前。早期眼睛型態可能包括眼斑(排列著許多光受器的凹口)及一顆眼點,構成簡單的感光組織。隨時間演進,感光組織發展出能聚焦光線的晶狀體及角膜。其中角膜從保護罩轉變為形成影像的結構,對陸生生物別具意義。
有些生物的眼睛維持基本結構;例如現生扁蟲及軟體動物只有簡單的眼斑。有生物發展出鏡像構造、複雜的瞳孔變化,能同時看見水面上方及下方。而不太依賴視覺的動物,也留存奇妙的眼睛特徵。
四眼魚:單一眼睛區隔出上下兩部份,當四眼魚沿水面游行覓食,上半部眼睛在水面上,下半部則在水下。
印度象:針對非洲象及亞洲象眼睛的解剖研究都顯示,這些溫和巨獸可能和某些人類一樣是紅綠色盲,這代表牠們在白天無法區分這兩種顏色。
苔綠新喀里多尼亞守宮:已知體型最大的守宮,體長可達35.5公分。牠們如同某些夜行性近親,也常用舌頭拍打眼睛舔拭汙垢。
海菊海扇蛤:有別於大多數動物以水晶體聚焦光線,這種軟體動物的眼(此處可見11隻)用反射晶體(也存在於鯉魚魚鱗及變色龍皮膚)聚光。
本文取自《科學人》雜誌2021年9月號,更多的內容歡迎閱讀《科學人》雜誌。相關訊息網址:sa.yli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