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打毛線 興趣讓人專注

不只是打毛線 興趣讓人專注

文╱記者陳雅玲、蔡容喬、張曼蘋

英國金牌跳水王子湯姆戴利(Tom Daley),坐在東京奧運觀眾席打毛線的身影,看似違和造成的反差萌而在全球暴紅,湯姆戴利說打毛線可以讓他心情平靜, 有助紓壓。編織老師認同打毛線確實可以讓心理穩定,也有心理諮商師指出,不只打毛線,包括靜坐、瑜珈、彈鋼琴等任何可以讓自己專注、平靜的活動都有此功效,特別是運動選手更需要這些輔助活動來幫助身心達到最佳狀態。

●泳池旁打毛線 轉換壓力情境

湯姆戴利對織毛線很早就產生熱情,還為毛線作品設置了專門的IG帳號,不少粉絲都想買金牌選手的作品,新北市紹善聯合診所復健中心組長鄭百翔表示,跳水選手坐在泳池旁打毛線,看起來形象很衝突,但其實就是一種選手轉換壓力情境的手段,在勾毛線的過程中,讓心情平穩下來,調整好身心狀態再上場,與其說他是「時間管理大師」,不如說他是「心理健康大師」。

淡水社大編織課老師施月梅接觸編織已經50幾年,對她來說,「編織的確能夠帶來平靜跟紓壓」,一開始是學機器編織,但後來覺得還是用棒針跟鉤針編織最有溫度,且走到哪就可以編織到哪,不會受到場地限制,最後投入編織的世界,一織就停不下來。

施月梅教編織十幾年,這些年幾乎都在社區大學授課,常看到家長會帶著小孩一起來上課,小孩從原本很好動,一旦開始編織就會安靜下來,也有學生說在學校功課壓力大,學編織後反而讓心情變得很穩定。

●從毛線的織法 可知心情狀態

施月梅說,通常編織者在雙手移動鉤織毛線過程,心理狀態都會很安靜,再加上是手工編織,從作品中可以顯現出編織者的心境,如果當下是很焦慮的心情,就可以從毛線的織法以及洞洞大小看出來,「我常跟學生說,編織就放膽做下去,不要怕鉤錯,錯了再修補就好」,如果懷著一顆緊張跟焦慮的心情在學習編織,就無法從編織獲得快樂。

●職能治療必修 可提升專注力

鄭百翔表示,打毛線可是職能治療系技術學科的必修課程之一,就跟皮革、紙工、藤編、陶工等其他手做工藝一樣,都是有目的性的治療活動,因為製作時有順序性、重複性,也強調手部精細動作,對於需要復健患者的記憶、手眼協調及專注度都有提升效果;職能治療師要全方位照顧病患,因此在養成過程中,這些技術性活動至少都要自己學過一遍。

高雄市巧麗手工藝材料行老師廖錫卿是在地知名的男性毛線編織老師,授課經驗長達20多年的他觀察,來學打毛線的男性學員,平均10個中會有1個,不過太年輕的坐不住,年紀大的眼睛不好,學員年紀大概都在30、40歲左右,主要還是有興趣、有空就來學。

因為毛線編織物用途廣泛,成品漂亮,材料費用也沒多少錢,自己用、拿來送人都是受注目的焦點,男生也會很有成就感;男生的手指較粗,勾毛線的轉動動作沒辦法太靈活,細心度也比較差,做出來的東西一開始不會很精細,不過勾的時間久了,慢慢就會比較上手。

●過來人說╱勾毛線可邊做邊想 比打電玩更能放空

在醫院擔任放射師的陳先生,接觸毛線編織已有一年多時間,他表示,過去工作之餘原本是喜歡做模型、組機器人,有次跟朋友去上烘焙課,接觸到手織菜瓜布,對觸感相當驚艷,便自己買了線和勾針,上網研究怎麼做,後來循線到廖錫卿的教室上毛線編織基礎課程,才學會勾織技巧,邊做邊問,從杯墊、小包包、手提袋等,都已難不倒他。

陳先生說,平時上班都盯著螢幕、看手機,勾毛線可以讓自己邊做邊想事情,練習專注力,比起追劇、打電玩,更有放空紓壓的效果。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