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與社會運動

媒體與社會運動

文╱管中祥

台南鐵路地下化東移爭議歷經8年抗爭,日前因為政府強行拆除最後兩戶再度引發關注。台灣媒體對社會運動的報導大多偏向衝突,一如以往,此次拆遷事件仍有不少媒體強調民眾與警方的對立,對於引起爭議的徵收制則較少著墨。

社會運動該怎麼報導?不同的專業價值及媒體定位往往會有不同的看法。秉持傳統「客觀中立」價值的媒體認為,報導社會運動就跟一般新聞一樣,媒體應站在中立立場,讓政府及民眾雙方平等發言即可。不過,這樣的觀點則引起不同看法,有些媒體工作者認為,政府或財團擁有較多的資源透過廣告或者公關行銷建立形象,甚至動員網軍攻擊社會運動者,相反的,社會運動者大多為弱勢民眾,資源較少,而媒體職責之一在於為弱勢發聲,因此,應該讓這些被忽略的意見能被看到、被討論。

要呈現事件的前因後果

但不論是什麼樣的報導立場,記者除了盡可能地不要涉入事件本身,較能看清事件本質外,社會運動的報導亦要呈現事件的前因後果,不要將議題簡化、片斷化,或將抗爭者刻板化、汙名化,更重要的是,媒體報導不該只著重相關當事人的衝突與對立,相反的,要探討社會抗爭背後的制度與政策問題,才有機會促進社會進步。

要探討背後的制度政策

對許多人來說,社會運動者大多是「來亂的」,會破壞社會既有秩序,但不論你認同或討厭他們,也許可以先聽聽他們的想法,以及他們所面臨的問題跟我們有什麼關係。例如,台南鐵路地下化東移的爭議,除了涉及到被拆遷戶的抗爭與城市發展的願景,更曝露出現行的都市計畫及徵收制度缺少公民參與與同意的過程,大多數人都是在房子被拆除前才知道自己的命運,而此種制度上的缺失可能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

底層聲音需被聽見關注

事實上,社會運動往往是社會能否進步的動力之一,社會發展過程中,難以照顧到所有人的需要,但卻總是以社會進步、公共利益之名,犧牲了部分民眾的權益,被犧牲的,有時還是社會底層的弱勢者,他們的聲音更需要被聽到、被關注,如果媒體願意呈現他們的觀點,政府就有機會發現政策的不足之處。

也有部分的社會運動者提出了未來的想像與願景,例如,30年前就有人提醒核電對社會造成的災難,要用綠能取代核能;也有人提出友善農業,讓土地得以休養生息,確保民眾飲食安全;更有人主張同婚應該合法,保障不同性取向者的婚姻權利。

這些觀點在當時被認為有礙社會進步或破壞傳統價值,但30年前不受重視的主張,近年來卻逐步被民眾接受,甚至成為社會的主流價值。

社會運動主張需受檢驗

當然,社會運動的主張必須受到檢驗,但也是讓我們能藉此論辯與檢視政策的機會,透過討論社會運動的主張,不但是民主政治的重要歷程,也是社會能否反思與進步的動力。

強調衝突限制議題視角

可惜的是,許多媒體大多忽視對社會運動的報導或僅強調衝突面向,不但限制了我們觀看議題的視角,也造成民眾對社會運動的誤解或厭惡,更難透過社會爭議事件了解底層民眾的遭遇,藉此檢視政策的疏漏。相反的,若能好好呈現對立兩造的完整訴求,深刻探討現有制度問題,反而能呈現社會運動的正面意義。

作者為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台灣公民行動影音紀錄協會理事長。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58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