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佑純
《好讀》周報日前舉辦「好讀校園特派員夏令營」,最大特色就是其他夏令營罕見的「超真實職人營隊」,學員不但參觀台北華山文創園區的「幽遊白書」特展,並採訪策展人──聯合文創專案二中心副理陳健驊,從實地參觀、提問到寫稿,這群新手特派員真實體驗「記者的採訪人生」,也為今年夏天留下難忘回憶。
為了讓學員能順利訪談、寫稿,主辦單位邀請《好讀》周報主編郭錦萍分享採訪經驗,也請聯合報寫作教室講師范凱婷概述記者、編輯的工作,解說新聞學基本概念。學員另有分組辯論「博愛座需要存在嗎?」來訓練如何找出自己的觀點,並利用新聞「台大外籍畢業生艾家齊」中的元素製作手繪報紙。
聯合報寫作教室講師張家瑋表示,在體驗記者工作中,同學能感受到,要在緊湊的時間內交出新聞稿已是不易,難得的是,大家初寫新聞稿,還能將標題下得精簡扼要,且文章內容流暢好讀、客觀中立,讀來讓人驚豔!
就讀雲林斗六國中的張嘉莉是聯合盃、楚才盃等徵文賽的常勝軍,她說,很開心在活動中結交熱愛寫作和議題討論的朋友,從團隊討論中收穫很多。即將升北市誠正國中一年級的吳妘溱說營隊很有趣,不但了解記者的工作、增加寫作能力,還能在團隊合作中討論、了解彼此想法。
將進入台南女中的許彤瑜,雖然還不確定未來方向,但她希望從不同的嘗試中找到未來志向,她說印象最深的課程是手繪報,結合她喜歡的畫畫、寫文章,文圖的排列組合不同,就能讓手繪報呈現不同的風格。
就讀台北市陽明高中國中部的宋承翰是讀報班學生,他在營隊中了解到怎麼找新聞點、如何下新聞標題,「老師人很好、很專業,上課內容有趣又豐富」。
文╱宋承翰、張嘉莉、許彤瑜
眾人回憶! 《幽遊白書》首次海外特展
文╱宋承翰(北市陽明高中國中部803)
幽助的靈丸、飛影的邪王炎殺黑龍波、桑原的靈劍和藏馬的薔薇棘鞭刃,《幽遊白書》中主角們的招式,都是7年級生的回憶。這個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終於在台灣展出,這不但是台灣首次,也是這部漫畫的首次海外特展。
「幽遊白書」特展正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展出,現場有上百張的動畫手稿,書中所有人物都有展出,現場最令人注目的焦點應該是巨大的戶愚呂弟雕像,他是主角幽助的一個大敵人,造型令許多人難忘,約兩個成年人高的雕像,幾乎是神還原!
策展人陳健驊提到,因疫情關係讓這次展覽出現許多變數,幸好台灣疫情趨緩,因此順利展出。他也表示,《幽遊白書》是影響他很深的一個作品,一開始是較迎合市場的打鬥,到了後面仙水的部分,使他了解到了人與人之間會相互影響且改變,十分耐人省思。
30年過去了,《幽遊白書》依然與許多遊戲合作,希望這部神作能繼續熱門下去。
經典動漫《幽遊白書》×新媒體玩出新意
文╱張嘉莉(雲林斗六國中912)
2020年7月10日至9月20日於台北華山文化園區展出的「幽遊白書」展,為首次日方海外獨立展覽,集結《幽遊白書》最精華內容,從多幅經典角色人物手稿到經典動畫場景,展區內不僅播放動畫裡的經典主題曲,展覽也設置多媒體互動展區,讓觀賞者親身體驗桑原、藏馬、飛影和幽助等角色在漫畫中的經典格鬥招式,更設置多款互動電玩與拍照打卡區,化身動漫角色,再次回味當年熱血沸騰的動畫場景!
策展人陳健驊提到,自己是《幽遊白書》的忠實粉絲,因為先前辦過許多日本動漫展,得到很多的回饋,加上同事也都是看這個漫畫長大,所以才興起了辦「幽遊白書」展的動機。
陳健驊也表示,這次展出經歷一些挑戰,3月是疫情最高峰的時候,與日本連絡的會議有些停頓,也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在台灣展出,到了4、5月,台灣疫情好轉,但日本則變得嚴重,但7月就要開展,在時間緊迫的壓力下,策展人秉持著完成使命的信念和思考策展的本質,加上台灣與日本夥伴多次溝通,終於順利讓展覽完整呈現在大家眼前。
策展人也分享展覽得到的回饋,雖然《幽遊白書》推出超過25年,但當年的讀者與現今青少年迷漫畫的心境是一樣的,很多人看完展覽,回憶起小時候玩的電玩遊戲,在集章、抽卡片的過程中凸顯了懷舊感,這是串連所有展區內容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陳健驊說,當他看到一個一個家庭,爸媽牽著孩子的手,邊看展邊和孩子分享當年看《幽遊白書》的回憶,心中充滿了感動。
跨30年光陰 《幽遊白書》來台特展
文╱許彤瑜(台南台南女中)
日本最經典的漫畫《幽遊白書》,於2020年7月10至9月22日於台北華山文創園區展出,跨越30年光陰,透過作者手繪稿和一系列實體互動遊戲,再次呈現當年和作者一同走過的奇幻冒險旅程。
策展人陳健驊當年非常喜歡這部漫畫,漫畫前半部較迎合市場走向,後半部才漸漸體現作者自身的想法,雖然有部分角色很黑暗,但他認為,人生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領悟,完成此次策展是一種使命感。
「幽遊白書」特展於去年11月開始籌劃,今年3、4月因疫情關係被迫延緩,到5月才確定展出,僅僅兩個多月的準備時間及相對其他展覽較少的資源,陳健驊卻能準時於7月赴這個《幽遊白書》與粉絲的夏日之約。
展覽融入懷舊氣息,結合現代與過去,對比昔日遊戲機和現代影音投射,讓粉絲能在懷念之餘,也透過今日科技體驗角色。整場展覽主要用手繪稿搭配不同角色分類,沒有過多複雜道具,卻讓參觀民眾彷彿穿越了30年時光,再次體驗童年那時的簡單快樂。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57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