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8期2025-6-30 安靜之必要
「浦安市交通公園」貼出告示,要求參觀者保持安靜,以免驚擾到動物。圖/X平台

828期2025-6-30 安靜之必要

圖片故事:根據日媒「LIMO」報導,日本千葉縣浦安市的一處公園裡,一張貼在爬蟲類展示室的警語近日在社群平台X上引起廣泛討論。告示以直白的語氣呼籲參觀者保持安靜,「直球對決」的說法令不少網友直呼痛快,也掀起大眾對保持參觀禮儀的思考。

發文者@manyamou分享了這張在「浦安市交通公園」拍攝的告示照片,內容寫道:「爬蟲類的展示場不是鬼屋,大聲喧嘩者請離開。」這句直白的「請離開」,網友形容為「充分表現出館方的怒吼,就是要這麼直接才行」,引來超過上萬個讚。不少人留言表示贊同:「這才對嘛」、「特地跑來這裡看,還大喊好噁心、太可怕」、「對展示方也太沒禮貌了」。

這張告示位於浦安市交通公園內的爬蟲類展示室。該公園設有多樣遊樂設施,如腳踏車、電動車等,也提供許多與動物互動的機會,包括觸摸小動物、騎迷你馬等。@manyamou表示自己是為了觀賞稀有的「靈貓科動物熊貍」而來,剛好發現了這張充分表達館方怒火的告示。

爬蟲類大多為夜行性動物,對聲音敏感,因此展示室內通常需保持安靜。雖然該公園平日人潮較少,但因免費開放,假日時常人聲鼎沸。張貼這類警告,正是為了減少動物的壓力,確保牠們能生活在穩定環境中。提醒前往參觀的民眾,觀賞動物時,應尊重牠們的生活習慣,遵守規範,才是真正友善的互動。

好讀本周五問:
1.回想你在公共場所(不限於動物園或公園),是否曾「不經意地」喧嘩或沒有注意周遭環境?
2.如果你的朋友在參觀爬蟲類展示室時吵鬧,你會如何讓他理解安靜的重要性?
3.文中公告觀賞動物時應「尊重牠們的生活習慣,遵守規範,才是真正友善的互動」。除了爬蟲類,這句話還能應用在哪些方面?
4.作為社會公民,我們應如何避免讓公共場所的管理者產生「怒吼」的狀況?
5.浦安市交通公園免費開放,吸引許多人潮。依你觀察,免費是否會讓人們降低對自身行為的約束?「免費」與「責任」之間有什麼關係?

7月3日/周四中午12:00截稿,獲刊登者贈小禮一份,另選特別獎贈神祕禮,本期禮物於暑假後寄送。

想要投稿的同學,請登入/註冊「會員專區」至「圖擊隊當期文章」投稿喔!
https://udncollege.udn.com/uc-member/

 


好讀五問

1. 回想你在公共場所(不限於動物園或公園),是否曾「不經意地」喧嘩或沒有注意周遭環境?

特別獎—許芳睿(彰化鹿港國中104)

有一次和家人去圖書館看書,覺得內容有趣跟家人分享,聊得太投入,聲音不自覺變大,結果被別人提醒。當下學到在公共空間要克制自己的行為與音量。

吳羽潔(苗栗西湖國中702)

有時和朋友聊天太投入,會不小心提高音量,特別是在熱鬧的展覽館或地鐵上。雖然不是故意的,但後來察覺到周遭的人變得安靜或回頭,才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影響了他人。

易佳慧(新北金山高中國中部201)

在公共場合有時候會被蟑螂嚇到大叫,有時候不會特別去注意到旁邊是否有寫「禁止喧嘩」等標誌。

施翔傑(彰化鹿港國中204)

小時候會不分場合的無理取鬧。

洪湘紜(屏東公正國中704)

在教室裡,可能會不經意的喧嘩而吵到其他人。

2. 如果你的朋友在參觀爬蟲類展示室時吵鬧,你會如何讓他理解安靜的重要性?

特別獎—許芳睿(彰化鹿港國中104)

告知動物跟人一樣也需要休息,不要破壞動物的休憩,以免影響到他們的生活權益。安靜就是為了減少動物的壓力,確保牠們能生活在穩定環境中,才能好好的生存下去。我會輕聲提醒他:「爬蟲類對聲音很敏感,太吵可能會讓牠們緊張或不舒服,我們應該要小聲一點,才能觀察到更多有趣的事情。」這樣用輕鬆又不失禮的方式,比責備更容易讓他接受。

楊汶芯(苗栗西湖國中702)

我會告訴他爬蟲類的膽子小,如果太大聲會嚇到牠們,並告訴他不遵守規定可能會被逐出場。

郭紫緹(桃園青溪國小608)

先示意他安靜,再拉到旁邊小聲的跟他說這不是你家,要顧慮到其他人的觀感。

陳映安(新北蘆洲國中807)

我會請他不要再吵鬧,並小聲的跟他解釋動物的習性。

黃煒鈞(彰化鹿港國中111)

擋在他面前不給他看展示物,並比著安靜的手勢,直到他安靜為止。

吳若雅(彰化彰興國中814)

讓他設身處地的想像,要是自己在睡覺時被喧譁聲吵醒會有什麼感受。

3. 文中公告觀賞動物時應「尊重牠們的生活習慣,遵守規範,才是真正友善的互動」。除了爬蟲類,這句話還能應用在哪些方面?

特別獎—許芳睿(彰化鹿港國中104)

這句話還能運用在爬山及觀看木柵動物園的動物及柴山的猴子,都需要有友善的環境與真正的互動,才不會影響到他們生活與生存的空間,也避免他們影響到我們的生活空間和品質。
這句話也可以應用在和人互動時,像是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處時要尊重對方的民情;或是在醫院、圖書館等需要安靜的場合,也應遵守相關規定。友善不只是對動物,也是一種尊重環境與他人的態度。

陳叡恩(苗栗西湖國中702)

看到不同國家的人時,我們也要這麼做。

王心怡(彰化鹿港國中111)

去拜訪原住民部落或到其他國家旅遊,也要尊重當地生活習慣。

許語倩(屏東公正國中704)

在潛水或浮潛時,應避免觸碰珊瑚或其他海洋生物,並遵循當地的保護規範。

陳宥廷(彰化鹿港國中210)

觀賞其他動物:例如水族館、鳥園、動物園等,都應該尊重動物的習性,不喧嘩、不敲玻璃、不餵食。

吳羽潔(苗栗西湖國中702)

寵物互動:不要強迫狗狗或貓咪做不喜歡的事。人與人相處:尊重他人文化、生活習慣、私人空間。

4. 作為社會公民,我們應如何避免讓公共場所的管理者產生「怒吼」的狀況?

特別獎—許芳睿(彰化鹿港國中104)

最重要的是要有自覺,不要等別人提醒才改變。多觀察周圍環境與相關規定,善用同理心與將心比心,想像如果你是工作人員或其他參觀者,會希望大家有怎樣的行為或態度?只要每個人多一點同理心,就能避免讓管理者生氣或對我們指責。

施翔傑(彰化鹿港國中204)

記住自己只是客人,不該如此無禮,應要做個有素質的觀賞者。

葉珆瑄(苗栗西湖國中702)

仔細閱讀或聆聽規則,銘記在心並付出實際行動。

楊汶芯(苗栗西湖國中702)

好好遵守規定,對於不理解的部分也要去詢問,才不會因為不了解而違法規定。

王心怡(彰化鹿港國中111)

先了解公共場所的規定和注意事項,才不會引起誤會。

5. 浦安市交通公園免費開放,吸引許多人潮。依你觀察,免費是否會讓人們降低對自身行為的約束?「免費」與「責任」之間有什麼關係?

特別獎—許芳睿(彰化鹿港國中104)

有些人會因為「免費」就不會珍惜、不守規矩,好像沒付錢就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我認為真正有素養的人,不管是否付費,都應該負起使用者必須具備的責任與態度。免費是一種信任與感恩,也是一種資源共享及齊享,愈是免費,愈需要自律的態度,才能讓彼此都受惠與獲得。

廖怡媗(苗栗西湖國中702)

不知道為什麼只要有人吵,就會有人跟著吵,免費跟責任沒關係,像老師常說的:給你們方便不是讓你們隨便。

郭紫緹(桃園青溪國小608)

免費其實要付的責任更多。像最常使用到的公廁,保持整潔、不亂丟垃圾是有責任的基本表現,如果因為免費就隨便,不但讓下個使用者觀感不好,也可能出現更多亂象,最後不能使用,吃虧的是所有人。

易佳慧(新北金山高中國中部201)

「免費」是一種機會,而「責任」是讓這種機會長久存在的方式。

黃品皓(彰化鹿港國中215)

免費確實讓人們對自身行為的約束力降低。免費也可能削弱對物品的「擁有感」,降低維護意願。此外,免費場所人群眾多,若見他人不守規,自己也可能效仿。免費帶來更廣泛的共享權利,但責任並未消失。使用者應自覺承擔起維護公共資源的責任,因為這是維持免費服務可持續性的基石,也是公民意識的體現。

田勝喆(彰化鹿港國中111)

免費有時會被當作隨便,應該要好好的珍惜,做好我們該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