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跳袋鼠舞 奪「歌舞論文」冠軍
戈斯塔藉由歡樂的編舞安排,解釋攻讀博士期間研究袋鼠行為的成果。圖/澳洲國立大學

博士生跳袋鼠舞 奪「歌舞論文」冠軍

文/陳韻涵輯

澳洲國立大學(ANU)生物學博士戈斯塔(Weliton Menário Costa)贏得今年的全球「歌舞論文」(Dance Your Ph.D.)競賽冠軍,他在3分55秒的影片中,邀請變裝皇后、電臀舞者、芭蕾女伶、印度舞者、現代舞者和他的一票好朋友,用風趣舞蹈「跳出」袋鼠行為的研究。

科普作家博漢農(John Bohannon)當年有鑑於科學研究深奧難懂,遂鼓勵科學家把博士論文研究以舞蹈的方式呈現,「歌舞論文」比賽迄今已舉辦17屆,現由「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和《科學》(Science)期刊主辦,美國舊金山的人工智慧公司「Primer.ai」贊助,而博漢農則是「Primer.ai」的科學總監。

「歌舞論文」比賽的宗旨在於鼓勵科學家透過舞蹈和音樂,以幽默詼諧的方式向一般大眾說明複雜的研究內容,每年吸引數十人參賽。《科學》期刊官網的常見問答說明,博士論文的作者必須是影片中的舞者之一,只要完成科學相關博士學位的論文作者都能參賽,論文寫好的年份不拘,但「科學領域的定義鬆散,歡迎有興趣的參賽者透過官方電郵討論」。

戈斯塔以藝名「威利」(Weli)發布這段3分55秒的影片,標題訂為《袋鼠時光》(Kangaroo Time)。影片中的舞者包括變裝皇后、芭蕾舞女伶、印度舞者、現代舞者和他的一票朋友,眾人精心打扮,扭腰擺臀、手舞足蹈,甚至模仿袋鼠的動作,藉由歡樂的編舞安排解釋戈斯塔攻讀博士期間研究袋鼠行為的成果。

戈斯塔利用一輛遠端遙控汽車,研究澳洲維多利亞省300多隻東部灰袋鼠(學名Macropus giganteus)群體生活的行為差異和複雜個性。戈斯塔經過長期的觀察與分析後發現,袋鼠的個性跟人類很像,在幼年期便形塑而成,且經常反映父母與兄弟姐妹的性格。此外,戈斯塔還發現,東部灰袋鼠會從群體動態中搜尋社交線索,並像人類一樣,形成社交同溫層或朋友圈。

戈斯塔的研究結論是:「差異導致多樣性,這種情況存在於任何特定物種之中,這是一種自然的現象。」

「歌舞論文」評審團由科學家、藝術家和舞者組成,評審們盛讚《袋鼠時光》的內容「快樂、瘋狂」,讓觀眾感受到「驚喜和愉悅」,評審團並肯定戈斯塔以淺顯易懂影音創作式說明袋鼠的群體動態研究。

對於《袋鼠時光》獲得評審青睞而獲獎,威利表示,「非常不可思議」。他形容,獲得這項國際科學競賽,就像贏得「歐洲歌唱大賽」(Eurovision)冠軍,「差別在於所有競爭者都擁有博士學歷」。

戈斯塔說:「這項比賽其實非常具挑戰性,不僅要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分享研究成果,還要在科學和表演藝術之間建立明確的橋梁。反觀歐洲歌唱大賽的參賽歌手可以隨心所欲,做任何他們想做的表演。」

●這個人/南美洲的酷兒移民 放棄科學轉向歌手

巴西出生的戈斯塔2017年申請到澳洲國立大學頒發的獎學金入學,他將南美洲民族的熱情和他個人對澳洲獨特動物的迷戀,投入參與編舞、排演、執導和後製《袋鼠時光》。

戈斯塔表示,身為來自開發中國家的酷兒(queer)移民,他對袋鼠如何改變自身行為以適應廣泛的群體生活「感同身受」。酷兒是對所有非異性戀、非二元性別認同,以及非順性別者的統稱。

戈斯塔回顧他幼年保守的成長經歷時說:「我來自社會地位不高的小鎮家庭,當地大多數人都沒有受過教育。」戈斯塔坦然說道,「當我來到澳洲時,我向家人出櫃。在《袋鼠時光》的影片中,我慶祝美麗坎培拉社區(澳洲國立大學校園所在地)的多樣性,這也反映了袋鼠的行為。」

戈斯塔2021年取得澳洲國立大學博士學位,有袋類動物(袋鼠)的行為與個性研究經過投稿、審閱及修改的漫長過程,於2023年底發表於《行為生態學》期刊。

然而,戈斯塔已移居雪梨,放棄他的科學與學術生涯,希望在文化與歷史豐富且多元的雪梨成為創作歌手「威利」。威利的第一張迷你專輯《Yours Academically, Dr Weli》於3月1日發行。

●看比賽/些微優勢 擊敗褐尾蛾 澳洲大學 第四位獲獎

戈斯塔的《袋鼠時光》今年在「歌舞論文」比賽中,以些微優勢擊敗美國緬因大學的參賽作品。緬因大學生態學和環境科學博士德文‧羅伊(Devin Rowe)利用法國作曲家聖桑(Camille Saint-Saëns)的《骷髏之舞》(Danse Macabre)樂曲,演繹她對外來種「褐尾蛾」的研究。

《袋鼠時光》助戈斯塔贏得4000澳幣(約台幣8.3萬元)獎金,而他則成為「歌舞論文」比賽自2008年舉辦以來,第4位獲獎的澳洲大學博士。

另外3名曾贏得「歌舞論文」比賽的澳洲大學博士分別是:2009年「詮釋維生素D如何保護人體對抗糖尿病」的雪梨大學內分泌學博士劉舒琳(Sue Lynn Lau,音譯),2011年「描述骨科植入物失敗原因」的西澳大學物理學博士米勒(Joel Miller),以及2012年的雪梨大學化學博士李迪克(Peter Liddicoat),他的影片說明「7000系列鋁合金在析出硬化(age-hardening)和嚴重塑性變形(severe plastic deformation)強化過程的奈米結構演變」。

想看《袋鼠時光》?https://reurl.cc/qrEL5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