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老師教你寫「知性題摘要」/《聯合報寫作教室》

作文老師教你寫「知性題摘要」/《聯合報寫作教室》

【聯合報寫作教室講師 范凱婷老師╱撰寫】

提到學測的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許多人將之視為「國文作文」,實則不然。近年大考改革下,原本引導式命題作文,已改為「讀寫並進」的測驗模式,其強調閱讀題文的知性理解與情意感受。

這樣的改動主要是讓國語文讀寫更貼近大學學科學習,因此,國寫分成知性、情意兩大題。知性理解著重在解讀、分析、歸納、統整文章訊息,針對文中議題思辨與表述個人意見;情意感受則是個人生活經驗的感知聯想、創造、抒發,以回應人文學科中人之共感與生命歷程的體察。在此變革下,「知性理解」題重於理性思辨,意見表達,是過去命題作文較少出題的。

查看近年考題,知性題皆有一小題著重文章摘要,測驗考生從閱讀中聚焦問題的能力。例如:109年「說明『積木』誕生的背景因素」;110年比較「電影『忘情診所』和『健忘村』在刪除部分記憶的劇情上有何差異?」;111年從描述台灣與丹麥的樂齡活動案例中分析歸納「兩國活動內容的關鍵差異是什麼?用意有何不同?」這類題的解題關鍵在於:讀出相應題目的文章細節,這些細節無關個人主觀感受,只需從題文中搜尋相應答案加以說明即可。

面對摘要題,同學不妨先閱讀下方問題,留意答案是要就主題「說明」、「比較」或是「分析歸納」,並且依不同內容做筆記。若是出現「說明」,大抵即是「定義」內容,建議筆記可以利用「是何、為何、如何」三何問句。例如109年說明「積木」誕生背景,可以筆記下文中提到的:積木是何物?為何被創造?如何被創造?作為回答的參考。若是「比較」類的題目,可先記下兩類共有概念再進行比較,例如110年的兩部電影可以就「刪除方式」、「刪除物品」、「刪除效果」等做比較。而「分析歸納」的問題,閱讀時要注意主題的歸納,例如111年丹麥與台灣的樂齡活動分析歸納,雖然都是樂齡活動,但其一是重在老人自我挑戰;其一是藉分享增加自信。

最後提醒同學,這類題大多有字數要求,答題務必精簡,從題文中節錄內容也是一種較為穩妥的選擇。

【2022-12-19/聯合報/R15版/好讀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