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報的力量

社區報的力量

文╱管中祥

今年是「九二一大地震」20周年,地震發生時不只是地動山搖,還造成兩千多人死亡,房屋倒榻及財產損失不計其數。

那一陣子,全台大停電,通訊中斷了好長一段時間,資訊的傳達大多依賴人際網絡或地方廣播電台,也有不少媒體記者及紀錄片工作者深入災區,報導在災區的第一手消息,以及災民的記憶傷痕與重建歷程。

九二一大地震後,「全國民間災後重建聯盟」除了救助工作,也協助發展社區報,讓社區媒體作為在地資訊的傳播平台、相互打氣的媒介、在地的公共領域,與民眾共同尋求地方未來發展的可能。

當時,公部門也補助社區媒體的興辦,共輔導21家社區報紙長達3年,共計兩千萬元。2004年3月,因完成921重建階段性任務,政府不再補助重建區社區報印刷費、編輯行政費用,而轉向補助社區媒體培訓編輯採訪種子人才,也使得多數的重建區社區報出現不定期出刊、停刊的困境,但也同時培養了社區媒體的經營及採寫人才。

前921震災重建基金會執行長謝志誠非常關心社區問題,還自掏腰包將當時在九二一重建區發行的社區報進行數位掃描,並將檔案放在網上讓大家免費下載。這些社區報不但是災區訊息傳遞的重要管道,也是珍貴的歷史資料,記載了政府及民間救災的歷程與重建,也留下了受難當時的生命紀錄與面對災難的心理歷程。

70年代中期 發展社區媒體

大概在1970年代中期,台灣就已開始發展社區媒體,包括曾榮獲卓新獎第一屆社會公器獎的《山城週刊》,在高雄美濃深耕數十年的《月光山雜誌》及《今日美濃》,以及在台北市迄立多年的《文山報導》,這些都是台灣當時重要的社區報刊。

走入社區角落 接觸在地人物

大部分社區報的營運都只有少數成員參與,他們一人分飾多角,從採訪、打字、編輯,甚至印刷、發行及收費幾乎一手包辦。社區媒體不在意政治人物的爾虞我詐或者藝人明星的流言八卦,相反的,是走入社區的不同角落,接觸在地的重要小人物,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不僅報導與記錄在地消息,更具有社區論壇功能。例如,1964年成立的《今日美濃》是亞洲第一份社區報,創辦人黃森松在2013年榮獲政大傑出校友獎時就曾表示,農村的嚴峻處境,不是單靠官員們所說的農村或農業改造就得以改善,必須從農民出發,讓他們實際瞭解自己所處的社會、增進公共意識與公共參與,而這也是社區報的重要價值與意義。

報導社區故事 兼做鄉土教材

最近幾年陸續有關懷在地環境或文化議題的社區刊物成立,例如,在嘉義長期關注台灣文化與文學的「台灣圖書室」就發行了 《荳滾仔(台語:蚯蚓)》,透過社區調查及報導讓民眾了解在地文化;而在苗栗苑裡因為「反風車運動」而回到家鄉的青年,也透過群眾募資創辦了《掀海風》雜誌,採訪在地故事,甚至將雜誌送給在地小學做鄉土教材。此外,基督教芥菜種會也創立了網路媒體「社區力點線面」,連線報導台灣各地的社區故事與社區營造。

社區媒體是讓社區民眾了解在地事務的管道,不但能促成社區議題的討論,也保留地方的文化與歷史,更可以成為鄉土教育的重要素材,雖然它的發行量或發行範圍不大,但卻是台灣社區傳播的重要力量。

作者為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台灣公民行動影音紀錄協會理事長。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5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