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的解構重組

思維的解構重組

聯合報寫作教室講師╱何政輝撰寫

學生常問我:「老師,現在的考試強調閱讀素養,要我們大量閱讀,那到底要看什麼?又要怎麼看?」

「閱讀素養」四個字成為現在師生之間不斷摸索的課題,覺得處處圍繞在身邊,但卻又摸不清具體的模樣。的確,從過去的寫作教學到現在的閱讀推廣課程,讓有心為之的師生傷透腦筋,最主要的原因是閱讀所帶出的「理解、歸納、賞析」,除了需要適當的閱讀法外,也要讓學生打破存在「固定答案」的藩籬與克服說出自身想法的不安全感。

當4月15日巴黎聖母院大火,學生有人此時才知道巴黎聖母院,或有聽過聖母院,但大多都不知道它的歷史緣由。當時,許多報導開始追溯聖母院的歷史價值。

課堂上,我們利用「魚骨圖」的方式開始進行「拆解」。

我問了一個問題:「為何對街鄰居屋頂火燒了,你並不感到悲傷。而巴黎人看見聖母院屋頂燒毀,卻掩面哭泣?」我試圖想讓學生同理巴黎人對於這座建築的文化情感,進而提出「聖母院的歷史價值」大方向,讓學生開始去思考。有人處理聖女貞德的平反意義、拿破崙加冕與法蘭西精神。有人發現雨果《鐘樓怪人》出版後,聖母院才又受到世人的關注。又有人從搶救出的耶穌荊棘冠、聖袍等宗教聖物追索聖母院的宗教意義。

接著,我請學生以組為單位,上台重新報導新聞,題目自訂,但前提是須訂出講述的主軸,事件順序不拘。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組訂出「大火後,法國歷史的重創與再生」,我問他們為何不是「聖母院的重創與再生」。學生說,每個巴黎人心裡都有一座聖母院,可能是社會意義,也可能是宗教意義,但整體來說那都是巴黎人的歷史與榮耀。大火雖重創聖母院外觀,但同時法國精神也將浴火重生。

當下聽完學生的說詞,我停頓了好一會。一個看似簡單的閱讀引導活動,使我再次思考學生的可塑性跟延伸性,適當的引導,有時候他們的回饋可能超出成人的預期與想像。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5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