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寫作教室講師 宋奇勳老師╱撰寫
3月底,奧斯卡「巴掌事件」成為全球熱議的新聞,就連平時鮮少關注美國電影圈的民眾,或多或少也都得知事件的發生,進而「選邊站」。究竟,事件始末為何?大眾如何看待此事?而若國中生要以此撰文議論,又該如何建立論點?
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喜劇演員克里斯‧洛克負責串場,照例以喜劇調侃方式,揶揄一眾好萊塢電影明星。當揶揄到威爾‧史密斯與潔達‧蘋姬夫妻時,克里斯說道:「潔達,我愛妳,等不及看《魔鬼女大兵》第二集。」面對克里斯調侃自己因脫髮症而被迫剃光的頭髮,潔達當場翻白眼,而丈夫威爾當下先是陪笑,後來轉為一臉凝重,衝上頒獎台搧了克里斯一耳光,更在回到座位後仍以髒話對著台上咒罵。
事件剛發生時,美國與台灣的主流看法可謂截然不同,美國多批判威爾,台灣則多指責克里斯。美國民眾怎麼會跟我們想的如此不同呢?這就必須抽絲剝繭,檢視議論時的:「中心論點」,亦即全文的核心論點,以及「分論點」,亦即支撐、補充中心論點的觀點或理由。
在中心論點「威爾是錯的」之下,其實尚存在許多不同角度的分論點,例如:打人就是不對、調侃是眾所周知的奧斯卡頒獎慣例、《魔鬼女大兵》角色形象正面、剝奪了潔達自我表達的機會……。若仔細分析,這些分論點各自從所關注的角度切入,有的聚焦「何謂暴力」,有的側重「美式文化」,有的在意「女性自主」……,不過無論如何,它們多數仍屬「觀點」範疇,因此尚不能當作佐證中心論點的「事實」,作者還必須針對各項分論點進一步舉證,證明分論點的合理,從而推論中心論點的正確。
求學階段的議論文書寫,學生常陷入揣摩教師、評審看法的誤區,以致寫了滿篇違心之論。其實,撰寫議論文首先就得勇敢表達個人見解!只要避免成為牆頭草,明確表達論點,並從多元角度、立場提出支撐的分論點,使論述有條不紊,那麼,就算觀點與主流、權威、其他國家截然不同,仍無損自己是個有邏輯、會思辨的人。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67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