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寫作教室/會考作文解析速報

聯合報寫作教室/會考作文解析速報

【聯合報寫作教室講師 王一亘老師╱撰寫】

本次作文考題〈多做多得〉,對考生而言較為友善,可發揮空間很大。無論是擅長記敘文、抒情文還是議論文的考生,三種文體的自由發揮度相當高。

洞察本題考點,我們會發現題目對話框中:小李傾向利己思維的角度在看待做事。阿宏則是除了經驗分享外,較側重在物質的獲得為思考基礎。育同樣是自身經驗分享,但他注重能力的積累與人脈。最後大禹可能是較為務實以利益為上,也可能是慣性不願攬事上身。考生可以透過這些背後訊息,去思考自己下筆切入的角度為何。

以立意來看,選擇走記敘文與抒情文路線的,多做多得的「收穫」,可分為兩個層次,考生可以從物質收穫,寫到心靈的獲得。這樣既能在立意上營造層次感,亦可為末段的價值觀定調。選擇議論文寫法,可以進行正反的思辨,思考點有三:

1.多做多得,得的是什麼?

2.多做,會不會反而多錯?

3.這句話由誰來說比較適合?會不會有時候變成對願意做的人的道德勒索?

另外,提醒考生,以思辨的角度切入該題,需注意批判的口吻是否溫和委婉。作文是面向大眾的語言,溫柔的語氣接受度會更高。

以取材來看,無論是自我經驗、人際關係或正反思辨的類型都很適合這個主題。例如,自願擔任班級幹部或社團負責人的經驗,從中發生了哪些故事,又帶給你哪些體會。又或者,常在報章媒體中看見為子女做盡一切、包山包海的父母,對子女真的是好事嗎?你從這些故事中又有哪些感受和看法?抑或是,在小組分工合作時,有些人責任感滿滿,有些人卻腳底抹油溜之大吉。多做的人,反而是承受做多壓力的人,而不做的人,卻能共享最後的成果。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自處?這些都是可以在自身生活中,尋找到相關的故事足跡。

作文是體現一連串思考的歷程,考生只要能寫出自己15歲的經驗、思考這件事情脈絡或順序,提出你從中體會到的省思就可以了。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67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