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寫作教室/用批判之眼初探愛的辯證

聯合報寫作教室/用批判之眼初探愛的辯證

聯合報寫作教室講師 呂倩如老師╱撰寫

青少年的情緒、情感正值奔放,投身課業學習之餘,能有一個公開場合和同儕一起談情論愛,機會相對的少,難得在高中課堂談到洛夫〈愛的辯證〉時,我們可以一起檢視自己如何看待愛情,進一步,試著以批判的眼光,看看自己何以有這樣的價值觀。

首先看清楚〈愛的辯證〉故事中,尾生與女子的愛情故事在作者筆下演繹了兩種表現,方式一是癡迷且至死不渝,方式二是權衡變通,顧全生命。讀懂了這兩種版本的表現,接著,請全班同學選邊站,一邊提醒選擇的過程中需要思考自己的「為什麼」──什麼原因讓我傾向這種選擇?甚至更進一步,為什麼我會採納、接受那樣的原因?

每位同學都須上台,簡要寫下自己從式一、式二中選擇的理由,藉著各種說法並陳的黑板版面,大家相互參照,進行「批判思考」的初步練習。普遍而言,支持式一同學所回答的理由包含「愛情,就是要全然的信任對方」、「愛就是要為對方付出一切」。這種回答方式,較近於單憑信念、直覺式的回答。容易遭受其他同學質疑的是:自己性命都危在旦夕了,難道不重要嗎?愛情中的全然信任、自我付出難道可以無限上綱嗎?

接著,我再提問:同學有想過自己是何時形成這種信念的嗎?是從故事或影片而來?或是聽他人說?欲回答這一題可能較為困難,學生多半就此打住。但若能思索到這一步,或者重新思考原先奉行的標準是否合宜?無論結果如何,都是一段批判思考的運作。

選擇式二的人有幾種回答方式,有的是直接貼上「好傻」、「不值得」的形容詞。對此,我會進一步詢問學生判斷的理由,請他們再接著說明。「留得青山在,日後有無限可能」也是大宗的看法,而以上看法也被支持式一的同學質疑,這樣的愛情觀是否不夠真誠竭心?接著便有人回應:「對方不來,是其失約再先,不能怪尾生不等待……」。以上的討論,正是請同學就細節釐清,並拉出自我標準。此時的標準無分好壞對錯,先求論述合理。

「愛情」應當如何展現?一節課下來,我們互相提出質疑、就問題檢視,為批判思考進行暖身練習。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6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