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韻涵輯
專家分析,左派政黨倡議平等、女性和弱勢對象的權利,讓男性選民找不到支持左派的理由,加上許多年輕男性反對難民濫用庇護系統漏洞,讓許多德國青少年轉而支持極右派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
「英國廣播公司」分析,AfD一年半前成為德國議會的第二大黨,且德國的政治情況與其他歐洲國家類似,愈來愈多男性選民轉向支持極右派政黨。
尼克和他30歲的朋友多米尼克都支持AfD,19歲的尼克說:「我的父母告訴我,他們曾經過著和平、安穩的日子,沒有絲毫恐懼,在境內完全不用擔心受怕,我也想住在這樣的國家。」許多德國青少年擔心,德國庇護的難民涉入刑事案件。
巴伐利亞邦阿沙芬堡市的公園上月發生難民持刀隨機砍人案件,造成一名成年男子和一名嬰兒死亡,另有兩人受傷。
無獨有偶,慕尼黑安全會議14日揭幕前夕,慕尼黑13日發生嫌犯駕車衝撞服務業工會示威抗議人群的事件,造成30人輕重傷,傷者包括幼童。美國副總統范斯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預定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會面,而會議地點距離案發現場僅1500公尺,格外敏感。
警方已逮捕24歲的阿富汗裔嫌犯,他有竊盜與毒品前科,正在申請庇護。巴伐利亞邦總理居德表示,這起「攻擊」,凸顯「德國必須快速推動改革」。
不過,尼克與多米尼克並不反對來德國求學的外籍學生。他說:「那些來德國念書、進修或工作的人沒有問題,我們反對的是濫用庇護系統漏洞的有心人士。」不過,相關論述最近為人詬病,反對移民的人和政黨因為德國的黑歷史而被稱為納粹。
不只德國,法國、奧地利、荷蘭、波蘭、西班牙和義大利等歐洲國家的民粹主義右派支持率節節高升。
英國牛津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阿布-查迪研究分析去年歐洲選舉的選民組成與分布後發現:「在歐盟國家,約有60%的30歲以下青年考慮投票給極右派政黨,此比率遠高於女性。」
另外,美國「丕優研究中心」去年研究發現,26%的德國男性選民支持AfD,比2022年以來增加10個百分比,而支持AfD的女性選民僅11%。
德國出口民調顯示,去年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歐盟立法機關的下議院)選舉有16%的24歲以下男性和女性選民投票支持德國AfD,比2019年投票時增加11個百分點。
德國智庫「世代研究所」近期研究顯示,這與年輕人普遍的焦慮感息息相關,該機構研究人員對1000名16歲到25歲的受訪對象採樣訪查顯示,高度焦慮感是受訪者向右傾的最主要原因。
研究人員探究原因指出,女性選民可能關注自身權利和少數群體的權益,而男性則更憂慮保守價值觀。世代研究所的研究員馬斯表示,左派政黨通常聚焦女性主義、平等和女權等議題,「男性選民無法與這些議題產生共鳴,這就是男性傾向投給右派的原因」。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8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