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救珊瑚

益生菌救珊瑚

撰文╱史沃波達 翻譯╱姚若潔

全世界的珊瑚礁大約覆蓋28萬5000平方公里的海床,主要集中在十幾個地區,但牽動著全球的海洋生物和人類:將近1/4的海洋生物一生中有部份時間會待在珊瑚礁。礁體可以減緩風暴潮和大浪破壞海岸、也餵養著數百萬人口,每年為全球觀光業貢獻近200億美元。

●珊瑚白化 與海水溫度有關

然而世界上的珊瑚恐怕正處於存亡之秋。科學家在1983年首次觀察到大量珊瑚白化(珊瑚飢餓的徵兆),到了1990年代,科學家開始認為白化和海水溫度的改變有關。1987~2019年,海洋暖化的程度比1955~1986年高了450%。自1980年以來,有94%的珊瑚礁經歷過至少一次嚴重白化,澳洲大堡礁過去五年間就經歷了三次白化。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一份報告估計,肇因於海洋暖化,到了2034年全球大部份珊瑚礁每年都會受嚴重白化所苦,而且如果不加以介入,珊瑚礁會在2100年之前完全消失。即使各國開始控制碳排放,全球珊瑚仍很可能繼續邁向死亡。

●益生菌 可以延緩珊瑚死亡

發展益生菌療法的科學家認為,這不只是延緩珊瑚死亡的權宜之計,益生菌確實有機會扭轉某些傷害,讓情況危急的珊瑚重新繁盛,也能讓移植到染病珊瑚礁上的人工養殖珊瑚更強健。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海洋微生物生態學家瑟伯說:「這聽起來相當離經叛道。」但「如果有良好的實驗設計和施行方法,可能會有助益。」

不過重要問題仍有待解答。把益生菌注入海中時,會不會被海流沖走?要把這種勞力密集的技術運用於長達數百公里的珊瑚礁,是否所費不貲?即使是最死忠的支持者也承認有風險。某方面來說,治療珊瑚礁有點類似地球工程:把鐵撒入海中,刺激藻類生長,以吸收二氧化碳;或是噴灑氣溶膠到大氣中,把太陽光反射回太空,以減低全球暖化。把細菌播入珊瑚礁,有可能全面改變海洋生態系。

●新的隱憂 可能爆發新的疾病

最近的一項試驗便印證了專家的擔憂:某些細菌可能意外導致新的珊瑚疾病爆發。沒有人知道益生菌療法到底會如何影響食物鏈更上層的海洋生物,例如攝食珊瑚蟲(coral polyp)的魚蟹。

然而,就像氣候變遷,全球珊瑚礁的前景已岌岌可危,讓許多保育人士認為有必要採取非常手段。海洋微生物學家佩索托說:「我們必須採取行動。不然就太晚了。」

佩索托的第一步,是從當地珊瑚表面採集珊瑚組織和海水。然後針對混合物中的細菌進行基因定序,從中找出有助珊瑚存活的種類。她在實驗室中培養當地的微生物,然後為各個珊瑚礁環境量身調配益生菌雞尾酒。在2018年底她的工作有了斬獲,她和同事發表研究,顯示調配的混合益生菌有助珊瑚在高溫水槽中存活並能抗病。

佩索托最新的實驗仍在同儕審查,該研究成果進一步顯示出益生菌提升珊瑚健康時可能的特定機制。她在巴西的團隊在20個小型水槽中各放入四個手指般長的珊瑚碎塊,然後把南大西洋常見的珊瑚Mussismilia hispida 健康個體上採集到的六個細菌品系調配成益生菌雞尾酒。每隔幾天他們取出幾塊珊瑚,把一滴益生菌滴在珊瑚表面,然後放回水槽。接著,他們把半數水槽的溫度提高。

數週後的結果十分驚人:對照組的珊瑚超過1/3死亡,而實驗組的珊瑚幾乎全數存活。詳細分析顯示,益生菌似乎有許多機制促進珊瑚健康。施予益生菌雞尾酒療法的珊瑚,與發炎有關的基因表現較微弱,與細胞死亡有關的基因活動也較少。佩索托說,這表示珊瑚「也可能白化,但不到損失組織的程度,這是益生菌發揮的緩衝效果。」

這種緩衝效果也可為其他復育方式帶來較大的成功機會,例如超級珊瑚的育種或從珊瑚碎塊繁衍小珊瑚。先在實驗室中施予正確的益生菌再進行移植,有可能提升珊瑚的存活機會。(摘錄,文中插題為編者所加)

本文取自《科學人》雜誌2021年8月號,更多的內容歡迎閱讀《科學人》雜誌。相關訊息網址:sa.yli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