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以威(數感實驗室)
上周我們提到,疫苗保護力的定義是:保護力95%代表和沒打疫苗的人比起來,有打疫苗的人生病風險降低了95%。今天繼續延續保護力的話題。目前市面上有好幾款疫苗,媒體常比較彼此的不同,或許有人會想:
「既然都是和沒打疫苗的安慰劑組比,保護力95%的疫苗一定比保護力90%的還要好吧?」
可惜,現實沒這麼簡單。因為我們還要考慮所謂的「信賴區間」,比方說,莫德納疫苗的保護力是94.1%,「95%信賴區間」為89.3%到96.8%,我們再拿輝瑞的數據出來比較:輝瑞疫苗保護力是95%,95%的信賴區間為90.3%到97.6%。你發現了嗎?儘管疫苗的保護力有高低,疫苗之間的信賴區間卻很可能會重疊。光看保護力莫德納(94.1%)比瑞輝(95%)差,但可能輝瑞疫苗真實的保護力恰好是其信賴區間的下限90.3%,莫德納疫苗真實的保護力則是其信賴區間的上限97.3%,結果就剛好反過來,是莫德納比較好。這就是為什麼不能直接拿新聞上的疫苗保護力數字互比。
信賴區間的寬度也是很重要的指標。舉個極端的例子,某款疫苗宣稱保護力落在0到100%之間,這樣的疫苗你敢用嗎?
以下三種情況發生時,下信賴區間的寬度會增加。
1.受試者太少,樣本數不夠
2.疫苗組跟安慰劑組的染病人數差異很小,不太能試驗出疫苗的效力(疫苗保護力越低,信賴區間越寬)
3.兩組都沒什麼人生病(染病率很低),無法辨別疫苗的效果
最後,市面上能通過國家標準的疫苗都對COVID-19具有一定程度的保護力,所以是不用特別擔心。只要記得,如果之後接種了,還是要持續戴口罩、勤洗手,就是最自己最好的保護啦。
本篇文章與數感實驗室吳恩淇共同完成。
本文轉載自聯合報教育版「閱讀數學」專欄,更多好文請上「數感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