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索爾-史密斯、翻譯╱鄧子衿
1970年代,生理學家基斯發表的研究結果,建立了飲食脂肪和心血管疾病的關聯,並提出了現在廣泛使用的BMI系統。BMI系統以身高和體重為基礎,計算身體脂肪量,許多醫生採用BMI定義健康體重的範圍。1985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採用BMI做為評估體脂肪的兩種方法之一。1998年,NIH召集專家委員會設立並公佈指導方針,讓一些美國人體重歸類從正常變為過重、過重變為肥胖,總計達2900萬人受影響。
支持1998年NIH指導方針的人說,研究結果大力支持相關改革,並讓醫療照護體系更關注體重是健康風險因子。印第安納大學布隆明頓公衛學院的院長、傑出教授艾立森說:「肥胖對於健康產生一些負面影響,這是無庸置疑的。肥胖顯然會導致血壓升高與慢性發炎,這兩者都會帶來健康問題。」就是因為這種態度,而對體重高的人產生偏見,甚至是歧視,稱為體重污名(weight stigma),也稱為體重偏見。這種污名化的確造成了傷害,因為體重污名會影響科學家從事研究的方式,使得人們誤解體重與健康的關聯,造成錯誤或未能及時治療,並讓病人長期處於壓力下。
雖然我們都知道高體重與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病的風險有關,但背後的相關機制卻沒有那麼直接。主流的體重研究專家認為,高體重引起高血壓和發炎反應,是造成那些慢性疾病的主因。貝肯等生理學家則認為體重對於健康的影響很複雜,會出現這些疾病,更有可能是因為病人的遺傳、生活習慣和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
在某些案例中,高體重實際上能夠預防某些健康問題。2000年初期,研究人員注意到接受心臟手術的病人若BMI較高,存活率也比較高。這個現象當時稱為「肥胖弔詭」(obesity paradox),類似現象也見於骨質疏鬆症(高體重可能有助於提高骨質密度)、嚴重外傷和某些癌症的患者。比較高的體重的確有助於人們熬過重大傷病,也多少能夠解釋在BMI系統中體重過重或低度肥胖的人,所面臨的死亡風險其實比較低。
美國疾病防制中心(CDC)的科學家針對體重和死亡率的關聯進行了大規模流行病學分析。研究報告指出BMI值和死亡率的關聯呈現出「J曲線」模式,也就是說,BMI最高和最低值的人死亡率較高,但位於中間值(過重和低度肥胖)的人,與BMI值正常的人相比,死亡率並沒有增加。
專門研究「肥胖弔詭」現象的艾立森說:「我們追蹤人群的BMI值,發現位於J曲線低點的BMI值隨著時間逐漸提高。這可能是因為我們已有更好的醫療方式,使得肥胖造成死亡的速度比以前慢。」這些發現凸顯出體重偏見大大影響了我們對於體重與健康的看法。(摘錄)
本文取自《科學人》雜誌2021年1月號,更多的內容歡迎閱讀《科學人》雜誌。相關訊息網址:sa.yli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