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管中祥
國內施打流感疫苗陸續傳出民眾身體不適狀況,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的統計,此次不良事件通報件數超過200件,創近4年來新高,其中67件屬嚴重不良反應,更有4例接種後死亡案例,而藝人吳宗憲也在直播時表示,自己施打疫苗後有暈眩症狀,連串的消息引發了部分民眾心中的不安。
不只台灣有這樣的恐慌,鄰近的韓國因注射流感疫苗爆出多起死亡案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也停止施打疫苗。雖然食藥署官員一再澄清,目前的通報案例「都未經過確認是和接種疫苗有關」,但仍有不少人對此感到恐懼。
誇大或錯誤 都有負面影響
施打疫苗可預防流感,與民眾的身體健康有關,但若疫苗導致不良反應,甚至讓人喪命,嚴重影響人們的生命安全,自然會引起社會大眾高度關注。因此,媒體在相關新聞的報導上就要格外謹慎,不論是誇大療效或錯誤報導,對社會都會造成負面影響。
別聽單方面 要問專家看法
醫療新聞被定位為科學新聞,涉及醫學、藥學等專業學科,如果報導爭議事件只聽信民眾說法或官方回應,有可能會流於衝突,或不夠完整。事實上,施打流感疫苗是否會造成民眾的不良反應,甚至是否因此死亡,不單是疫苗本身的問題,涉及的因素十分複雜,例如,有多少的機率會導致不適?接種者的身體狀況為何?是否有其它併發疾病等?都可能是出現不良反應的原因,並不能簡單歸因。因此,報導時除了呈現民眾的說法及官方回應,還必須請教相關專家或研讀專業論文審慎確認,才能精確的報導新聞。
別有聞必錄 查證也很重要
不過,即使訪談專家或研讀研究報告,亦不能有聞必錄。「英國皇家學院(Royal Society)」的醫療新聞報導守則就提到,報導相關研究時,不能只報導研究結果,還要了解研究設計及樣本大小是否合宜,確認研究變項之間的關係等,都是報導醫療新聞的重要查證過程。可惜的是,這樣的報導準則並未受到媒體重視,媒體也未能提供合理資源讓記者進行報導。
求速度搶快 難有正確資訊
新聞記者雖有報導的專業,但絕大多數的新聞工作者並未受過醫學方面的訓練,若媒體公司不給記者充分的查證與研究時間,只要求速度、即時、搶快,或者著重在事件的衝突面向,那麼,這類的報導不但容易淪為民眾及官方各說各話,錯誤的報導也會造成相關機構或個人的名譽受損,不但難以釐清事情的真相,也無法提供正確的資訊。
即使不是爭議性的事件,平常的醫療新聞報導比起其它新聞也有較高的難度,醫療新聞通常充滿各樣的醫學專業術語與科學知識,對許多記者來說,第一次接觸時除了要先搞懂專業知識,還得要有超強的轉譯能力,將高深、複雜的學術用語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告訴民眾,相較於其它路線的記者要有更厲害的傳播技巧,這都需要時間與資源才能完成。
專業術語多 更需傳播技巧
醫療衛生議題與報導往往與人們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息息相關,若缺乏精確與正確的報導還會為社會帶來風險,必須謹慎以待。進一步來看,這類的報導不但要有醫療的專業能力,也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查證與轉譯。可惜的是,雖然有不少媒體設有醫藥記者,但卻未必願意提供足夠的資源,也使得這類新聞報導的品質經常受到批評。
●作者為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台灣公民行動影音紀錄協會理事長。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59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