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管中祥
網路媒體發達,人們的資訊來源也從傳統的報紙、電視,轉移到網際網路。不過,閱聽眾未必會直接連結到新聞媒體的官網閱讀資訊,相反的,大部分的讀者會先接觸到朋友或媒體臉書、Twitter等社群媒體,再連結到新聞官網。
這樣的轉變讓我們閱讀新聞資訊時,越來越依賴各式各樣的「中介者」,包括你、我的網路同溫層,或是媒體的社群小編。前者,會依據社群媒體的演算法,將朋友經常閱讀的資訊推播給你,把你閱讀的資訊推向某種類型;後者則是新形態的新聞工作者,他的發文不但會是你決定是否點進媒體官網的因素,也可能引導你如何理解及思考新聞資訊。
●身兼新聞編輯及媒體行銷
媒體的小編又稱為「社群編輯」或是「社群經理人」,他屬於整體新聞產製的一環,但和傳統的新聞工作不同地方在於,小編身兼新聞編輯及媒體行銷的雙重角色,一方面要將媒體報導的新聞整理給閱聽眾,但同時也要行銷內容、經營社群。
傳統的新聞產製流程大多區分為採訪、編輯兩個階段。採訪,負責蒐集資訊、完成新聞內容;編輯,則將記者報導的新聞加上標題、編修內容,或者配上相關的新聞使訊息更為完整,目的是幫讀者整理資訊、組合資訊。
●加註引言 左右點閱關鍵
雖然小編所作的編輯工作大多只是選擇新聞放上網路並且推播,並不會改變原來的新聞內容,但在推播過程中,為了要提示重點或引起讀者興趣,大多會加上一段引言或自己的註腳,甚至寫上幽默、風趣,甚至辛辣、聳動又帶點酸味的言語,讓發佈的資訊能在茫茫資訊大海中吸引網友的目光。
小編的引言、加註或是酸言酸語成了讀者是否點進媒體官網的重要關鍵,但同時也是你接觸該則新聞的前導資訊,也可能影響你從什麼樣的角度理解這則新聞。特別在手機閱讀的時代,許多人只看標題卻不看內容,只看推文卻不看新聞,未必會點選連結詳細閱讀,也因此,社群小編的發文就可能成了讀者對認知該則新聞的主要資訊。
換句話說,如果只是依賴社群小編提供的引言或加註認識新聞,其實有點風險,也可能會被誤導,不可不慎。例如,新聞標題的目的是去蕪存菁,幫讀者摘錄重點、吸引目光,但你可能有這樣的經驗,當你點選標題,閱讀新聞內容後卻發現:「啊!被騙了!」「標題怎麼跟內容差那麼多?根本是誤導嘛!」「這個標題完全畫錯重點!」「這就是標題殺人啊!」如果只相信標題都有這樣的風險,那麼,若是小編的引文還加油添醋,豈不有可能離新聞事實越來越遠?
●要畫龍點睛 要整理資訊
社群媒體時代,新聞小編當然會用新的方式傳播資訊,特別面對茫茫網海中高度商業競爭更要使出渾身解數。但,好的小編除了要能吸引人,還要能畫龍點睛,有系統的整理資訊,讓讀者更好閱讀、更易理解,行有餘力,還要能聚焦網友對議題的討論,這其實不是件容易的工作。當然,更重要的是閱聽人必須對資訊保持警覺,不要看到推文就相信,看到酸言就參戰,是否能保持清醒,是網路時代明辨資訊的基本原則。
(作者為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台灣公民行動影音紀錄協會理事長。)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5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