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大學:高溫 降低學習專注力

倫敦大學:高溫 降低學習專注力

文/陳韻涵輯

新聞故事:英國教育部19日公布研究指出,氣候變遷帶來的高溫與水災風險,威脅校園安全與學生的學習品質,若未即時改善校舍與防災設施,時至2050年英格蘭的學生平均每年可能損失多達8天上課日,校長和教師呼籲政府盡速採取行動。

英國氣象局與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共同分析的研究指出,即便氣溫未達極端水準,炎熱天氣仍會降低學生整體的學習專注力。

若未積極改善校舍通風等措施,夏季炎炎、氣溫持續上升會讓教室愈來愈熱,影響教學效率。研究指出,時至2050年,酷熱天氣可能讓學生平均每年損失8天到12天的學習日。

除了高溫之外,水災風險同樣令人憂心。這項由英國教育部「氣候變遷調適校園試點計畫」出資、總預算共460萬英鎊(約台幣1億8424萬元)的研究報告顯示,逾33%的國高中和20%的小學正面臨學校建築遭受地表逕流、河川或海水淹沒的高度風險,而所謂的「高風險」是指每年發生水災的機率大於3.3%。

英國全國校長協會(NAHT)秘書長懷特曼(Paul Whiteman)呼籲政府優先投入資源,整修老舊的教室與校舍。他說:「學習環境若過熱或過冷,加上校舍無法因應劇烈天氣,將對學生健康、安全與學習專注力造成負面影響。」

懷特曼建議政府推動長期減碳政策,維持氣候穩定,另贊助學校增設太陽能板、改善校園建築的通風與隔熱情況並修繕漏水,提升校園應對氣候變遷的韌性與適應力。

英國全國教育工會(NEU)秘書長克貝德(Daniel Kebede)示警,極端氣候對教育的衝擊迫在眉睫。他說:「這項研究結果令人擔憂,若我們的教育體系不盡快提升應對極端天氣的能力,將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效。」

政府發言人說:「氣候變遷是全球挑戰,官方已採取積極行動,減少氣候對教育的影響,避免教學中斷。政府的10年基礎建設策略預計在2034年到2035年間,投入將近200億英鎊,重建全英超過750所學校,不僅將讓未來的新校舍具備氣候適應能力,也會達成淨零碳排放的目標。」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8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