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有議思「為何會上癮」
網路遊戲和社群媒體等新型誘惑層出不窮,讓青少年更容易受到「癮」的控制。圖/取自網路

閱讀有議思「為何會上癮」

文/黃蕙欣

●看歷史/祖先的生存機制 演化中保存優勢

要理解「癮」,就先別把它看作是現代社會的問題,而是要追溯到人類演化的根源。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癮」其實是我們祖先賴以生存的一種重要機制,深深地刻印在我們的基因裡。想像一下,數百萬年前,我們的祖先生活在充滿挑戰的原始環境中。食物匱乏、資源有限、危險四伏,生存的壓力無處不在。在這樣的環境下,能夠有效率地獲取和利用資源,就成為生存的關鍵。而「癮」,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

生物最早的「癮」可能源於對食物的渴望,在那個年代,食物並不像現在一樣唾手可得,獲取食物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風險。像是許多人喜愛吃炸雞與薯條,但卻不明白為何自己的身體會對這些高熱量食物充滿渴望?因為在遠古時代,那些對高熱量食物有著強烈渴望的個體(例如:富含糖分的果實、含脂肪的動物內臟、具有高量蛋白質的甲蟲等),往往能夠攝取到更多的能量,儲存更多的脂肪,從而更好地應對饑荒和惡劣環境的挑戰,這種對高熱量食物的偏好,實際上是一種生存優勢,使得他們更有可能存活下來並繁衍後代。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對特定食物的渴望逐漸演變成一種「驅動力」。這種「驅動力」不僅僅體現在對食物的追求上,也體現在對其他有利於生存和繁衍的資源追求上。這種「驅動力」的生理基礎,是我們大腦中的獎賞機制。當我們獲得了渴望的事物時,大腦會釋放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產生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強化我們的行為,讓我們更有可能重複這種行為。

●兩面刃/驅動成長的引擎 過度會有負效果

「癮」也是我們大腦的一種獎賞機制表現,因為這種獎賞機制不僅僅適用於食物、水源等基本需求,也適用於社交互動、學習新技能等更複雜的行為。這種「癮」的機制,在人類的演化過程中扮演了雙重角色。

我們可以把癮視為是驅動成長與連結的引擎,像是驅使祖先不斷地尋找資源,克服困難,從而提高了他們的生存能力和繁衍能力。例如,對狩獵的「癮」讓他們更加熟練地掌握狩獵技巧,對探索的「癮」讓他們發現新的資源和棲息地。如果轉換到現代的生活經驗,你可以藉由下列幾個例子理解。

然而,當這股強大的驅動力失控,或者指向錯誤的對象時,「癮」就會變成可怕的陷阱,帶來傷害與痛苦。像是在現代生活中,有些過度的「癮」也可能帶來負面後果,例如,過度追求高熱量食物可能導致肥胖和相關疾病,過度追求社會地位可能導致競爭和衝突。

總之,「癮」本身的力量是中性的,關鍵在於方向和程度。了解「癮」的兩面性,能幫助我們更全面地認識自己和周遭的世界,感知自己在這些事物中所呈現的狀態,是否已經影響了自我的基本生活型態?學會如何駕馭這股力量,讓它成為我們成長的助力,而非阻礙。

●看危險/成癮物質變多了 大腦進化跟不上

對原始人來說,會讓他們快樂的不外乎就是生理滿足,但是為了獲得這些渴望的事物,我們祖先需要起身行動去得到它,要不是得走上幾十公里,就是得冒著生命危險和兇猛的野獸搏鬥。但是現代人無需如此,各位同學,你有沒有「癮」?你不妨試著舉例一下有哪些你能夠聯想到有關現代人的上癮種類?

我們正處於一個被「快樂」狂轟猛炸的世界,酒精、香菸、垃圾食物、電玩、社群媒體、甚至毒品,每樣東西刺激我們的強度和頻率,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且這些成癮物質愈來愈多、愈來愈強、頻率也愈來愈高、愈來愈容易取得。我們大腦進化的速度根本趕不上這世界的變化,所以因此產生很多上癮症狀。最糟的狀況就是無法感受到快樂,這時不管做什麼,都沒辦法讓人提起勁。

讓現代人上癮的事物五花八門,大致上分為物質成癮與行為成癮兩大類,尤其,現代社會的「癮」跟以前不太一樣,它變得更加快速、更加隱蔽。網路的普及讓我們可以隨時隨地接觸到各種誘惑,社群媒體的設計也常常利用心理學原理來吸引我們不斷使用,更重要的是,現代社會的壓力愈來愈大,許多人會透過沉迷於某些事物來逃避現實,舒緩壓力,更容易上癮。

●怎應對/了解、設限、求助 擺脫「癮」的控制

現代社會的環境已經發生巨大的變化,像是高熱量食物隨處可得,網路遊戲和社群媒體等新型誘惑層出不窮,這些變化使得我們更容易受到「癮」的控制,也使得調節「癮」的機制面臨更大的挑戰。

其實在演化的過程中,人類也同步發展出一些調節「癮」的機制,像是大腦中的前額葉皮層可以幫助我們抑制衝動,做出更理性的判斷。社會規範和文化價值觀也可以約束我們的行為,防止我們過度沉迷於某些事物。

請記住,對於「癮」,你不是無能為力!我們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癮」的演化根源,才能更好地應對現代社會的「癮」挑戰。只要掌握正確方法,你就能戰勝內心的誘惑,主導人生。以下5個關鍵步驟,可以幫助你一步步擺脫「癮」的控制:

★探索內心 了解為何成癮

要戰勝敵人,首先要了解對象,花時間觀察和反思自己的行為模式,找出你容易對哪些事物產生依賴?這些事物在你生活中扮演什麼角色?讓你感到快樂、放鬆、逃避壓力,還是只是單純的習慣?深入了解你的「癮」是什麼,才能找到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怎麼做:記錄你的沉迷行為、時間、地點和觸發因素,這將幫助你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弱點,以及「癮」是如何運作的。

★畫清界線 設定限制規則

一旦了解自己的弱點,下一步就是為自己設定明確的界線。這些界線就像一道防線,幫助你抵禦「癮」的誘惑。

怎麼做:例如,每天只能玩多久的遊戲、多久才能喝一次含糖飲料、每天只能花多少時間在社群媒體上。更重要的是要堅守這些界線,不輕易妥協。一開始可能會感到困難,但只要堅持下去,你會發現自己愈來愈有力量。

★尋找陽光 培養替代方案

「癮」往往是為了填補內心的空虛或逃避現實的壓力。因此,要擺脫「癮」的控制,就要尋找健康的替代方案,讓生活充滿陽光。

怎麼做:培養新的興趣愛好,例如運動、閱讀、繪畫、音樂等。多花時間陪伴家人朋友,參與社交活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當你的生活充滿豐富多彩的活動時,你就不會再感到空虛和無聊,自然也就不會再想沉迷於「癮」之中。

★尋求幫助 建立支持系統

擺脫「癮」的過程需要強大的意志力和支持系統。與家人、朋友或老師分享你的困擾,尋求他們的支持和鼓勵。他們可以成為你的後盾,在你感到沮喪和迷茫時給你力量。

怎麼做:如果你發現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影響到生活,請勇敢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例如心理諮商師或輔導老師可以幫助你找出問題的根源,提供有效的方法。

★堅定信念 相信會有改變

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變。不要因為一時的挫折而灰心喪氣,每一次的嘗試都是一次進步。

怎麼做:記住,你有權利掌控自己的人生!不要讓「癮」控制你,剝奪你的時間、精力、健康和快樂。對於那些不好的「癮」,我們要勇敢地說不!脫離不好的控制,找回人生自主權!

原文出自《好讀周報》827期